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省融合“医、养、健、管、游、食”大健康产业 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2023-02-06 09:10:5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卢佳静

  近年来,温泉旅游作为康养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今天的贵州,融合“医、养、健、管、游、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康养产业已成为蕴藏巨大发展潜能的朝阳产业,贵州正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打造康养产业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融合新兴产业创造新优势

  贵州省医养结合工作持续推进,医养结合产业逐渐壮大。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建成双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95家,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7974人,床位总数16881张。

  四季分明的贵州,“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当下正是贵州泡温泉的旺季。近年来,贵州省全力推进“温泉+旅游”融合发展,制定《温泉度假地等级划分与评定(DB52/T 1662-2022)》标准,并下发《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一批温泉度假地申报评定工作的通知》,目前已评定出息烽温泉、石阡温泉、剑河温泉等7家温泉度假地。

  同时,贵州省正充分发挥山地特色资源禀赋,打造一批体育服务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未来,融合医养、温泉、体育、旅游的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健康医药稳健发展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用药,作为全国苗药龙头企业和贵州健康医药产业重点企业,贵州百灵开足马力,尽全力保障市场药品供应。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有新跨越。

  健康医药产业作为贵州省康养产业的重中之重。2022年,贵州省加大对龙头企业培育,支持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方式兼并德昌祥,充分发挥贵州三力在资本、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德昌祥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认定贵州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医药企业为2022年“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调度的64户医药企业实现产值189.68亿元,益佰制药、贵州百灵等6家中药企业入选2021年度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省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050亿元,企业达到11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

  发展康养极具潜力

  拉动经济,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

  发展康养产业,贵州极具潜力和独特优势。

  在资源方面,贵州素有“黔地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2%,中草药品种占全国的80%,中药大品种资源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二;温泉(地热)类资源单体达203处,息烽温泉是世界三大氡泉、全国著名八大温泉之一;全省共有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6条……

  在文化方面,民族医药资源与文化传承不息,苗族的“药王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节”等传统节日传递着“天人合一”的健康养生理念。神奇的苗药、方剂延续千年,古朴的瑶浴、汤治代代相传,正与现代医疗康养技术与理念充分融合,造福大众。

  在政策方面,贵州积极推进健康与旅游、养老、中医药、互联网、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将健康产业作为“健康贵州建设”五大重点之一,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高位嫁接、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加速形成全产业融合、全区域发展、全方位开放的大健康产业链。

  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随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从国家层面支持贵州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2021年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决定拿出近100亿元资金整体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水平,以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运动、健康宣教、健康旅游、健康食药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康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不断凸显,贵州省正致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和智慧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将康养产业培育为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