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村BA”凝聚乡村振兴蓬勃力量
2023-06-01 13:53:22来源:光明日报编辑:罗淼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条新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村BA”凝聚乡村振兴蓬勃力量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村BA”凝聚乡村振兴蓬勃力量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中场休息时啦啦队表演民族歌舞。资料图片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村BA”凝聚乡村振兴蓬勃力量

贵州省举办乡村趣味运动会。资料图片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村BA”凝聚乡村振兴蓬勃力量

在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中,球员在激烈争抢。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一场乡村篮球比赛,气氛能有多火热?赛前提前数小时占位子,赛场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观众,每次网络直播都引发全网关注,就连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也曾发出“我不确定我能拿到票”的感慨……

  只要比赛开打,不论白天还是深夜,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总会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个在乡村举行、球员土生土长、观众来自十里八乡、奖品也全是农特产品的比赛,因其热烈的氛围、十足的“村味”,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村BA”。

  “村BA”何以出圈?新时代贵州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让曾经偏远的台盘村彻底摆脱了贫困,通上了高速、扩建了场地、联通了5G网络,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为“村BA”出圈打下良好基础;村民们对体育最纯粹的热爱,让每逢“六月六”吃新节都会返乡打篮球、组比赛的约定和传统,在山乡间孕育出一个以群众体育事业为基础的文化舞台,为“村BA”厚植起经久不衰的乡土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努力探索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贵州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方寸球场间,人人都可参与的“村BA”,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聚光灯下,浓厚的体育氛围,正投射出乡村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联系,照见一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的乡村振兴新路。

“小村”出圈,乡土气散发魅力

  “为季军铜仁市代表队颁发三穗麻鸭和苗族绣片,为亚军遵义市代表队颁发台江鲟鱼和木龙船,为冠军黔东南州代表队颁发台江鲤吻香米和银帽……”今年3月27日,在台盘村,一场接地气的颁奖仪式为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画上了完美句号。

  “这样的奖品我也想要!”不少网友在实名羡慕的同时,也表示“希望不要因为出圈,而改变他们的热情和初衷”。

  浓浓的乡土气息,是“村BA”热度得以持续的秘诀;而如何守好“村BA”的乡土气,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不需要门票,队员和裁判都是村民,加油呐喊的工具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锅铁盆、中场休息啦啦队表演的节目是民族歌舞……从黑龙江专程到贵州看球的吴友栋说,“村BA”极具乡土气息,篮球不再拘泥于特定的环境,比赛现场氛围感十足。现场观战的贵州黔南州长顺县代化镇睦化村村民傅朝相表示:“一场比赛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来到现场助威,我要竖大拇指。”

  2019年,曾经“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国家级贫困县台江县,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和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短板加快补齐,不断扩建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器材、丰富的赛事活动,让大家参与体育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和清醒,坚持公益性、公众性、公开性的基本定位,不建封闭球场、不关门卖票,球场修缮、赛事组织由村民说了算,守住‘村BA’的乡土气。”台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德昭表示,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村BA”的价值取向。台江县将守住“村BA”的乡土气,以“村BA”带动系列“农字号”体育赛事,把赛事办成老百姓的节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

  “全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选择到台盘村,不变的是,比赛规则、球员资格审查、赛场氛围烘托依旧全部由当地群众自行组织;变化的是,前所未有的办赛规模——3万余人参赛、在80余个县(市)开展5501场比赛、覆盖456.75万群众,这是一场属于贵州乡村群众的体育嘉年华。”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表示,无论多大影响力,“村BA”永远姓村!

  “村BA”的举办也带动了台江县旅游发展。赛事期间,全县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带动黔东南州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40%,黔东南旅游搜索热度周末环比大涨276%,乡土气散发出无穷魅力。

村民自发,群众体育展现凝聚力

  精准的三分、激烈的对抗、精彩的中场休息表演……虽然被冠以“村BA”之名,台盘村这个人口不到1200人的“小村”比赛的参与度和观赏性却一点也不低。每逢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苗族群众都会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举办斗牛、斗鸟、对歌等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多年来,篮球比赛更是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而备受追捧,成为当地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体育中心主任李文鹏说:“篮球运动在我们当地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我们这边的节日又多,基本上是‘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不光是台盘村,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比赛时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看。”

  由于篮球比赛都是村民们自发组织,场地、资金等无法得到保证,用村民们的话说,过去比赛什么时候办、规模是大还是小,“要看大家心情”。直到2016年,国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工作由城市逐步推广到乡村。“十三五”时期,贵州实现了乡镇、行政村农体工程全覆盖,乡镇和多数行政村都建设了标准、规范的篮球场,对群众体育、乡村篮球运动投入逐年增加。

  “赛事办在家门口,群众就是最大的明星。”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徐文说,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才能保持体育的活力、动力和生命力。

  据贵州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以村镇为主战场,广泛号召年龄22周岁到45周岁的本地乡镇居民参赛。通过乡镇赛、县区赛、市州半决赛、省级常规赛和总决赛的竞赛模式,打造五级联动的全省群众性体育赛事品牌。

  能穿上印有家乡名字的队服,参加比赛争得荣誉,一直是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规模村篮球队员罗月宇的梦想。他说:“观众都是老乡,自豪感当然不一样!”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队员胡威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比赛,从村里的篮球场打到县级体育馆,充满了成就感和荣誉感。

  “翻过山,越过水,相聚在这里,向着未来去出发,我们一起拼……”正如赛事主题曲《奔跑吧 我和我的村》中所唱的,一颗小小的篮球,正在展现出乡村体育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凝聚起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黔西南州晴隆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周兴禹表示:“比赛提升了大家体育锻炼的兴致,‘请人流汗’正成为一种风尚。”

振兴乡村,精神文明聚拢人气

  “欢迎来给我们报道啊!你们是我今天接待的第三批客人了!”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一边笑着说话,一边紧握记者的手。旁边的台盘乡副乡长张任泉补充说:“自从‘村BA’火了,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都有上万人了!”

  “都来学啥呢?”记者问道。

  “学我们村靠什么能聚起这么旺的人气啊!”头发一丝不乱、穿搭时尚得体的岑江龙自信地说,一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二靠台盘村热爱体育的好传统,三靠村里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

  岑江龙说,随着“村BA”叫响全国,村里的年轻人陆陆续续都回来发展了。“比如,跟我一起长大的杨雄,也是我们村篮球队的主力,如今他开了一家篮球餐厅,还经营‘村BA’周边纪念品,现在生意越来越好。”

  “球赛火了,不仅台盘村的年轻人回来了,我们台盘乡的经济也活起来了。返乡就业、创业的人多了,农产品销售额涨了,村民对卫生和环境更重视了,还积极为未来规划建言献策。”张任泉说,“村BA”这一美丽的乡愁,把台盘村带进了乡村振兴新赛道。

  杨德昭认为,“村BA”本质上是一种乡村文化现象,折射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呈现的是文化振兴图景,应当倍加珍惜、共同维护、认真用好、持续放大,借势“村BA”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台江实践。他表示,台江县将继续做好“村BA”的品牌文章,全面展示农村地区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促进文化发展的新形象。

  在更广袤的贵州乡间,不断丰富乡村体育活动和“体育+”新业态正与乡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共同绘出最大同心圆,转动起反映美丽乡村景美、人美、生活美的“万花筒”,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

  不久前,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纳录村举办的贵州省乡村趣味运动会上,巧搬“黄金瓜”、抗旱庆丰收、巧抛玉米庆盛会等8个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黔西南州各市、县15个参赛队伍约400人参加。“赛事活动多,游客就多,我们再也不怕好货卖不出去、好景引不来客人了。”纳录村村民李江说。

  “来到朴实的乡间、走进老百姓的身边,才能感受到一幅别样且幸福的景象。”上海游客吴靖在现场体验后感慨,乡村体育除了好玩、好看,更是沉浸式感受农村发展、领略村民精神风貌的窗口,如果中国的农村都能有生机、有意思、有韵味,那一定会越来越让人羡慕和向往。(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