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来华留学生与“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合影。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新华社贵阳6月9日电(记者骆飞)站在观景台上,一群外国留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蓝天白云之下,一口形似“大锅”的大国重器架设在群山环抱的“天坑”之间,通体闪耀着金属铝白色的光泽,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单口径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借助‘天眼’,人们能探寻更多宇宙奥秘,特别神奇和科幻。”来自韩国的深圳大学留学生申文燮激动地说。
“中国天眼”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理论上说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目前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一连串数据,勾起了不少外国青年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近期,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贵州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有24个国家的40名来华留学生参加,走进“中国天眼”是环节之一。
6月6日,来华留学生参观“天空之桥”桥梁科普馆。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自古以来,仰望星空是人类叩问苍穹的浪漫活动。走进“中国天眼”,成为外国青年近距离感受世界领先的射电天文科技,畅想浩瀚宇宙奥秘的难忘旅程。
从观景台上返回后,留学生们来到了距离“中国天眼”台址不远的“天文小镇”——克度镇,随处可见的天文元素装饰,让这个地处贵州大山深处的偏远小镇变得时尚且科幻。
6月6日,来华留学生参观南仁东事迹馆。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在南仁东事迹馆内,得知“中国天眼”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自幼生活在太平洋岛国的萨摩亚女孩安雅很感兴趣。
“我们一家人总喜欢夜晚躺在沙滩上看星星,浩瀚的星空让人充满好奇。”安雅若有所思地说,那些悬挂在天空、闪烁着光芒的星球到底有多遥远,到底有多大,是否有外星人?这些问题让人着迷。
站在事迹馆内“中国天眼”模型前,外国青年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当得知犹如“眼球”的馈源舱重达约30吨却能灵活地移动,捕捉来自外太空微弱的电磁信号时,大家满脸惊诧。
“建成‘天眼’真不容易,不仅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还要确保运行安全、工作高效,特别佩服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在贵州大学攻读微生物学方向博士的巴基斯坦小伙马涵说。
6月6日,来华留学生参观“中国天眼”模型。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在南仁东事迹馆内,以南仁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射电天文人不懈奋斗的事迹让这群外国青年感触很多。来自巴基斯坦的小姑娘莱巴说,中国科学家强烈的责任感是建成“中国天眼”的关键。
2018年,为纪念已逝世的南仁东先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看着展墙上描绘的“南仁东星”运行轨迹图,申文燮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得知“中国天眼”还会向外国科学家开放时,他说,“天眼”是中国建造的,也必定会造福世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