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
2023-06-15 11:03:12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环境日,“2023年贵州省暨贵阳市生态环境月主题活动”拉开帷幕。

  再过几天是“贵州生态日”,全省各地河长巡河、林长巡林等系列活动接踵而至。

  今天的贵州,绿水青山正成为人们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前沿的环保活动中来,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建设美丽贵州的引领者、践行者、推进者。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视察时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深悟嘱托铸忠诚,感恩奋进建新功。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两线齐守上下功夫、在双向转换上做文章、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学深悟透 理论学习有深度

  行走贵州大地,一处处生态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这幅多彩的生态画卷,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结果。

  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确定了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坐标。新征程上,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全面学、专题学、重点学,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

  省生态环境厅以“五学联动”做深做实理论学习,围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辅导,并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相结合,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

  省林业局组织召开全省2023年林业碳汇培训班,增强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项目负责人对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认识和对碳汇知识的理解,切实加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管理,确保项目开发积极稳妥、合法合规、取得实效,健康有序推进贵州省林业碳汇工作。

  省林科院依托读书班、党务纪检干部培训和青年理论学习等方式,持续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总结提炼一批林业科研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林科特色的亮点品牌,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

  深学笃行 调查研究有广度

  深入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

  当前,全省上下坚持调研开路,突出问题导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把绿水青山变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5月12日,省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赴息烽、修文两县开展领题调研,详细了解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痛点及难点,为下步把全省78个森林康养基地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内一流森林康养目的地探索经验,让森林康养成为“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

  5月中下旬,省生态环境厅帮扶督导组采取“实地查看、调研指导”方式,先后深入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等地,对各地从严排查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重大环境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整改进行帮扶督导,重点督导检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情况。

  当下,由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守护黔山秀水 共建生态文明”2023年贵州环保行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环保行检查组聚焦基层生态治理保护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动政府部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续唱响贵州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主旋律。

  带着问题去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单位各部门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把情况搞清、把问题摸透、把症结找准,努力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

  务求实效 问题整改有力度

  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贵州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改在前推动事业发展走在前。

  近期,针对某项目存在“批建不符”问题,省生态环境厅一改以往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做法,通过现场勘验、集体商讨,以汇集升压方式有效消除隐患,帮助企业节约资金近3000万元。

  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开展环境影响“预评估”,在重大项目前期谋划阶段提前介入,实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助力企业尽快完善环评手续,保障项目健康落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完成咨询服务1843个,共对1851个重大项目实施预评估。目前,全省2023年度4158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已豁免1558个,已审批939个,登记备案94个,正在办理1567个。

  省发展改革委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制度改革,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同时,强化部门工作合力,推动问题真改实改。

  今年5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试行)》,进一步严格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范与指导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监管管理工作,保障生态安全,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近日,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同赴仁怀市督导帮扶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格对标对表,重点研判关键难点,会商形成处置意见,统筹抓好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违法使用林地相关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如期落实到位。

  …………

  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踏上新征程,贵州正努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