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山乡”刺梨丰收记:从“0”到40.3万亩
2023-09-25 11:48: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周娴责编:魏寒冰

  “刺梨开花刺梨香,秋收采摘闪金光。”当下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漫山遍野都是刺梨丰收的喜人景象,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刺梨清香。村民徐天勇正在刺梨地里忙碌,今年刺梨成熟,他还专门雇了附近的乡亲一起帮着采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25111345

成熟的刺梨 

  “每天我们有30多个人来采摘,要摘7至9千斤左右,现金收入在2.7万元到2.8万元左右。”徐天勇说。别看现在说得头头是道,几年前,徐天勇还只是个“门外汉”。他和刺梨的“缘分”,还要从村里的一次外出考察说起。

         2014年,野钟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为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村里组织9位村民代表前往黔南州龙里县进行考察。

  “原来我们野钟村田坎上、山坡上都有野生刺梨,但是当时农户不重视,不知道它的好处。2014年,我们外出考察学习后,发现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比较适合种植刺梨。看到人家能把刺梨种好管好,我就想我们这个地方也能把刺梨种好管好,获得大丰收,增加大家的收入。”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党支部书记唐发开说。

  经过多方求证和比较,最终,野钟村决定大规模种植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冠繁茂等特征的刺梨,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涵养水土、绿化荒山。

  “起初老百姓都不积极,我们只能采取合作社流转种植,然后又返租倒包由老百姓管护,我们合作社来承担风险,老百姓赚钱,这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水城区野钟乡林业站负责人唐忠广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25111407

村民在刺梨地里忙碌

  2015年,野钟村流转各类荒山、坡地,一次种下了2800多亩刺梨。在种植发展过程中,农技人员还持续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免费现场教学、组织培训,也让不少种植农户成为了刺梨“土专家”。

  水城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何永升说:“我们会在刺梨的各个关键期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同时,科技特派员也会随时跟进农户的种植管护情况,他们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我们,为刺梨管护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确保刺梨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专业的管护外加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让刺梨种植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显现,刺梨产业逐渐在野钟村扎根,并不断向周边乡镇拓展。从2014年发展至今,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3万亩,涉及25个乡镇,96个村居,覆盖农户3.7万户16.2万人,刺梨产业已经成为水城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图  姜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