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稳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2024-05-14 10:07:33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魏寒冰

  贵州以科技创新赢得更大发展主动权,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截至2023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为877.6亿元,同比增长21.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2.2亿元,同比增长27.1%,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739家。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着力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贵州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科创型企业,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稳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安顺经开区川渝工业园内,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内唯一一家取得军工两证的现代创新型军民融合企业,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其凭借在航空装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被纳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名单。

贵州: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稳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2023年三季度,该公司接受下游企业2000万元的加工订单,急需流动资金从上游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贵州银行安顺分信贷团队上门服务,采用“流动资金贷款+贵e信产品”授信,开通绿色金融服务通道,仅20个工作日,该公司就拿到了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两年期授信额度循环使用,为该公司降低融资成本15万元。

  轻资产、高成长性是科技企业的特点,为了满足科技企业在发展中的融资需求,让其获得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省内金融机构伸出双手成为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伙伴。

  中昊电子是黔东南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该公司订单量急剧上升,需要采购大量原材料,但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周期长,造成经营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快速响应利好市场。

贵州: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稳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1月16日,在黔东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昊电子有限公司,工人抓紧生产,赶制各种压敏电阻订单。

  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在了解到企业订单极速增长,流动资金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暂不能进行抵押融资,信用贷款额度已用完的情况下,该行采取使用知识产权“轻资产”进行质押以获得企业融资增信的措施,中昊电子获得3000万元授信。

  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通常规模较小,并且具有高技术投入、高人力资本投入和轻资产的特点,需要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支持。

  在贵阳辖区有一家从事航空难变形金属材料环形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公司,是贵州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21年,工行贵州贵阳分行成功为该企业办理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22年,又通过业务创新成功为该企业办理贵州省首笔主动授信业务。2023年,随着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竣工投产,该企业订单爆发式增长,生产厂房改造、产能扩大亟待解决。该行针对新厂建设和老厂技改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为该企业落地9.4亿元项目贷款及3.7亿元项目前期贷款;同时,匹配设备购置贷款业务,助力企业解决老厂区技改中设备购置资金需求。

  工行贵州贵阳分行通过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末,累计融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近400户,融资支持余额400余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60亿元。

  此外,贵州农信打造半小时金融服务圈,注重培育“专精特新”小型工业主体,升级“税快贷”“码上贷”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农行贵阳分行全行上下协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为提升“专精特新”小微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投放“科技e贷”加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省科技厅出资500万元与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共同建立“成果转化贷”风险资金池,开设贷款绿色通道,给予利率优惠,主要投向赋权项目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小微企业。

  全省金融机构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不断扩大科技、制造业等领域信贷投放。截至202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已对接包括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在内的重点企业2899户,927户企业获得贷款支持,金额达278.9亿元;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为科技领域相关企业发放贷款145.6亿元,引导低成本资金精准滴灌科技企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