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外国青少年走进黔山秀水开展研学活动—— 教旅融合 知行贵州
2024-08-16 09:36:1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邱观史

外国青少年走进黔山秀水开展研学活动—— 教旅融合 知行贵州_fororder_1

在2024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毕节行文化体验交流活动上,来华留学生现场学习体验剪纸艺术,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供图)

  参观大方县奢香博物馆、体验民族服饰、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近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13个国家的23名国际青年走进毕节,沉浸式体验毕节淳朴的风土人情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次‘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活动,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认识贵州的新窗口。”墨西哥籍来华留学生安秀薇说,“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但在这里,大家共同学习、生活和探索未知世界。这种跨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而不同’的真谛。”

  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共创未来。近年来,贵州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个开放平台,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通过“桥见”贵州、知行贵州、汉语桥等活动,不断强化教旅融合,推动国外青年学生走进贵州,开启一场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

  盛夏时节,尼日利亚籍来华留学生司晨阳和其他15名来华留学生在贵州师范大学了解了少数民族歌舞后,又来到贵阳花灯剧院,和工作人员共同上演了一场载歌载舞的青春音乐交流会。司晨阳说,来到贵州亲身体验瑰丽多彩的人文风情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令人难忘。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参加到“知行贵州”活动中来。

  “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自2021年正式启动以来,通过搭建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每年邀请百余名“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来黔开展短期交流学习,以期增进友谊,加深相互间了解。

  以桥为媒,“桥见”贵州。7月18日至24日,在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下,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及印尼玛琅州立大学等高校的85名师生来黔参加了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

  他们在贵州师范学院、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省内高职院校学习了都匀毛尖茶制作、扎染、剪纸、民族画等文化课程,还走进坝陵河大桥桥梁科技博物馆,感受世界级桥梁工程——坝陵河大桥的壮观。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国际师生团团长西蒂·莎莉娜·宾蒂·穆斯塔基姆表示,感谢贵州各协办单位的热情接待,并邀请贵州高校师生前往马来西亚做客。

  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说,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以贵州的世界级工程大桥为注脚,让国际师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贵州人文、经济、社会及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汉语搭桥,连接中外。日前,在2024年“汉语桥”来华团组项目印尼学生夏令营活动上,来自印度尼西亚万隆国际外语学院等学校的近40名师生走进贵州,体验剪纸、太极拳、酸汤鱼、药物香囊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当地苗族群众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让我沉浸其中,感受到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第一次贵州之行,让印尼万隆国际外语学院中文系大三学生史惠婷印象深刻。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夏江义表示,希望通过“汉语桥”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精彩的中国语言文化之旅,感受一场爽爽的多彩贵州之行,不断提升印尼学生的中文学习兴趣,促进人文交流。

  近年来,贵州以教育为“媒”,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越来越深入广泛,学生流动和教育领域人员往来更趋频繁。通过研学活动,无数外国青年学子实地感受贵州改革发展成效,认识了一个真实多彩的贵州。

  今年,贵州还将继续深化拓展交流周内涵外延,通过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贵阳路边音乐会·青春丝路、国际青年对话贵州行、电子竞技职业技能产学研用成果一体化展示等活动,大力推进“教育+文体旅”融合,让更多外国青年学子走进贵州、看到贵州、了解贵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