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同心协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2-07 09:29:42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新春第一会”体现了贵州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激发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苦干实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进一步吹响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续写“春天的故事”。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服务融入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会议系统阐明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科学方法、重点任务、思路举措等,将坚定大抓产业的信心决心,以奋发有为的干劲,锚定目标苦干实干,将会议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有力的新动能。

  “大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坚定做强‘六大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巩固提升现代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白酒等优势产业。”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表示,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立足我省资源禀赋,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持续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先进煤电项目,有序建设新能源项目,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增储上产和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持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势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可靠,推动能源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为全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能源支撑。

  “‘新春第一会’为全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目标、规划了路径,特别是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干劲。”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涛表示,将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牵引,精深用好文化瑰宝、自然珍宝,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强化世界级景区、一流旅游城市两大支撑,持续抓实抓好“四大行动”,聚焦资源要素构建串珠成链、点面结合的旅游支撑体系,聚焦客源要素构建国内国际相结合的旅游营销体系,聚焦服务要素构建高质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聚焦强基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主体体系,聚焦环境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不断优化体验开发新场景、突出特色打造新产品、细分客群满足新需求,久久为功,推动我省现代旅游业体系提档升级。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唐隆强表示,2024年畜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产品供给稳定增长、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粪污治理和行业监管有力有效。2025年,力争全年四肉产量250万吨,同比增2%,其中,猪肉产量189万吨左右,禽肉产量33万吨,牛羊肉28万吨,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继续强化项目实施,抓好量的增长;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质的提升;推进粪污资源利用,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行业监管,守好守牢底线红线。

  “大会为贵州磷化集团高质量发展磷化工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表示,我们将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会议精神、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着力围绕“富矿精开”,抓好磷化工湿法线路和热法线路“湿热并举”,聚焦精细材料、精细化学品、氟化工延链强链补链,加快全链条发展及技术路线间的跨界融合、相互耦合,打开更大发展空间,助力我省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为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紧跟‘富矿精开’政策导向,我们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筹备氟资源项目,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绿色利用。”福泉环保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春松表示,公司新项目——围绕氟化钙资源化利用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此前,公司通过深入调研和技术论证,确定了以氟化钙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氟化工产品的技术方案,可打通从矿产资源到电子特种气体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公司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项目预计今年内建设并投产。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秦舒浩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作为科技工作者,将坚持以市场和企业为主体,聚焦我省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战略超材料三大领域,深化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中试验证能力,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致力于将应用研究成果、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转化为服务贵州产业发展的科技生产力,为贵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综合报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