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2025-02-14 09:57:53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魏寒冰

  2月5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提出要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开发新场景、打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业化在贵州“四化”建设中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围绕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聚焦“三大要素”,贵州不断强化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一流旅游城市“两大支撑”,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聚焦资源要素构建串珠成链、点面结合的旅游支撑体系,聚焦客源要素构建国内国际相结合的旅游营销体系,聚焦服务要素构建高质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聚焦强基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主体体系,聚焦环境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推动现代旅游业体系提档升级。

  高位推动 政策叠加 

  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细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从政策文件中的“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再到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贵州旅游业,因山水人文之奇而独具特色。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银装素裹的梵净山。李鹤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产业化作为全省大力推进的“四化”之一,明确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依托丰富资源,贵州不断完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推动“黄小西吃晚饭”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推进贵阳、遵义、安顺、兴义等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提升重点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旅游市场规模连年增长、持续扩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0.4%、13.3%、81.8%。

  随着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夏季避暑旅居品牌越擦越亮,旅游不仅扮靓百姓生活,也扮演着高质量发展重要着力点的角色。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有力带动下,2024年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8.5%和9.5%;旅客运输总量增长6.4%,其中高铁和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4.2%和12.3%。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人头攒动的荔波高铁站。荔波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旅游市场的繁荣不仅提升了旅游产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推动了整个经济的活跃度。当前全省涉旅市场主体达34.53万户,累计盘活存量项目143个,涉及资产353.82亿元。正所谓,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

  文化跨界 产业融合 

  构建多元化特色化产品体系

  春节期间,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内游人如织,酒店民宿生意火爆。匠庐·阅山民宿的露台上,游客们围炉煮茶,眺望坝陵河大桥;开元名都度假酒店内,孩子们体验剪纸艺术,欢声笑语不断。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4天,黄果树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亿元。

  近年来,贵州以“黄小西吃晚饭”为代表的重点景区景点不断推陈出新,文旅、交旅、酒旅、体旅等融合业态不断涌现,相关产业集群蓬勃兴起,“支支串飞”助力游客快旅慢游,“小车小团”开启轻松自在之旅,构建起多元化特色化产品体系。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匠庐·阅山民宿露台。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变“流量”为“留量”,除黄果树民宿集群外,安顺市还打造了龙宫民宿集群、屯堡民宿集群和高荡民宿集群,民宿总量超过1360家。作为中国重要酱香酒产区的遵义市赤水河谷一带,不少酒厂纷纷扩建成酒旅融合景区,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而随着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的升级成功,贵州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达10个,2024年另有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功创建。

  “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景区培育赛事经济。”贵州省体育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匡正志说,2025年省体育局将围绕“黄小西吃晚饭”重点景区景点,打造“赛动黔景”体旅融合新IP。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人声鼎沸的村超现场。黎敬程 摄

  抢抓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机遇,贵州文体旅融合发展在全国十分亮眼,培育出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2024年,“村超”吸引游客925万人次,让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黔东南州榕江县旅游收入达到106亿元。

  基础提升 科技革新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

  日前,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公布,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入选。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规划项目,“红飘带”通过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的方式,呈现和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表示,自2023年10月试运营以来,合计演出近万场,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已成为贵州红色文旅的新地标、新名片。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游客在贵阳红飘带长征馆参观。范晖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业内人士认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新动能。无论是旅游目的地信息获取,还是旅游供应商选择、消费场景营造、支付与分享,乃至旅游产业创新和旅游经济增长都深受影响。

  从2022年起,贵州连续3年评选智慧旅游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科技应用水平逐年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一方面推动传统景区管理、运营效率的提升,一方面为旅行带来新体验。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2025年贵州还将推动文旅大模型的建设,目前“AI游贵州”已经上线。

  与文旅科技革新一起大步向前的还有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全省新建改建旅游厕所85座,4A级以上景区实现了5G全覆盖,全省636个高速收费站车流、重点景区客流等数据均接入省级平台。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花江峡谷特大桥成为热门打卡地。朱进 摄(贵州图片库)

  春节期间,建设中的贵州花江峡谷特大桥成为热门打卡地。这座坐落于安顺与关岭峡谷间的大桥,建成后不仅连通两地,还将成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山区桥梁。目前,“加快建设花江峡谷旅游区”已纳入2025年全省文旅(文物)工作会议报告。在贵州,交通既是旅游基础设施,也是旅游风景线,等到这个新的世界级大桥开通,新的世界级旅游吸引物也将屹立于群山之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明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