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2025-03-24 09:10:59来源:天眼新闻编辑:周娴责编:赵滢溪

  3月21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街道的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建设正酣。

  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的264万千瓦规模新能源项目,作为基地的重要构成,其一期杨梅龙井1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去年底并网发电。该新能源项目通过与火电联营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贵州能源集团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66万千瓦燃煤发电、200万吨/年煤焦化、264万千瓦新能源三个部分。项目整体建成投产后,将有效强化全省战略性基础性能源的保障能力。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_fororder_17426818653559

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按照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构建焦炭热量回收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后剩余富氢气体(替代燃油)综合利用等7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装备水平更高、能耗更低、环保指标更优。”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叶建华说,项目不仅是对国家“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也将有效提升地区能源自给率,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具有深远意义。

  3月17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非常关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与新思维、新技术对接,也能“长”出新质生产力。贵州积极探索传统产业发展新模式、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从技术改造、规模提升等方面,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从重点企业入手,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_fororder_17426819373184

贵州磷化集团厂区。贾庆祥 摄

  向高端,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开年后,贵州磷化集团大抓磷资源精深利用产业链项目,目前正针对核心产品之一的湿法净化磷酸,加速实施新一轮扩能增产计划。“到2025年下半年,企业湿法净化磷酸产能将从目前的200万吨扩能至270万吨。”贵州磷化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瓮福蓝天公司生产的无水氟化氢是贵州磷化集团高端产品中的俏销品,“时至今日,将磷矿石中含量仅3%的氟提取出来,并加工制备为无水氟化氢,仍是氟化工产业中的顶尖技术。”公司总工程师张楠说。

  如今,在贵州磷化集团年产22万吨无水氟化氢的产业基础上,企业又向“精”、向“新”拓展出氢氟酸、六氟磷酸锂等氟精细化工产业。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_fororder_17426818669670

国台智能生产车间

  在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盛国臣看来,依托集团产业协同发挥的降本增效作用,企业入局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赛道,将形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竞争优势。

  事实也是如此。去年,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2万吨光伏级氢氟酸、1万吨六氟磷酸锂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瓮安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所属6.6万吨黄磷、5万吨五氯化磷、15万吨双氧水和10万吨三氯化磷等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不仅是电池级湿法净化磷酸,在新兴产业领域中,“贵州磷”的占比也不断攀升。

  向智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在贵州国台数智酒业集团的智能酿造车间,机器人上甑、智能接酒系统等创新技术,展现出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生动场景:酿酒、仓储、包装智能化,智能高速包装线上平均每分钟生产400瓶酱酒。

  “目前,国台每个1000吨酿酒车间,新研发用于智能酿造的设备超过360台套。智能装备的运行克服了人工操作不统一性、主观性的缺点,设备操作标准化程度高,工艺执行波动性明显减小,工艺更可控。”国台数智酒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国台对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的12987工艺,以及“30道工序、165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关键指标的确定,形成了国台特有的“30道工序、274个环节、1508项指标”,且根据重要程度,细分为A、B、C三类,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参数都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标准,分别予以精细化控制。

  向绿色,传统产业颜值上涨——

  今年初,贵州国塑研发的大口径塑料管道顺利通过抗压力测试。一截内径500毫米的蓝色六棱结构壁管,在近24吨压力形变后可迅速恢复原状。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_fororder_17426818663977

国台中央控制系统

  此次测试的六棱结构壁管采用创新设计,通过增大与地基接触面积,形成三角稳定性,有效分散压力,解决了传统圆管局部承压易损的行业难题。

  同时,企业通过磷石膏排污管改性技术,将磷石膏废料利用率提升至56.6%,为工业固废资源化提供新路径。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国家标准主要规格,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电力等十余个领域。

再造贵州传统产业新优势|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_fororder_17426818679948

贵州国塑生产车间

  贵州国塑所在的建材领域是传统行业,但现在再以传统建材企业定义贵州国塑的身份,有些不合时宜。贵州国塑董事长郭宗智告诉记者,“近三年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近百项,参与制定6项行业标准。如今,贵州国塑也在积极寻求变化中的机遇,在全省大力推进‘富矿精开’背景下,正在积极研发矿用管道。”

  产业含“新”,发展含“金”。通过技术向产业赋能,贵州不少传统产业正在进行由量到质的跃升,沿着高端、智能、绿色方向不断攀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