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能源“矩阵”释放发展动能
2025-03-26 09:45:12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贵州:能源“矩阵”释放发展动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26091633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皮滩发电厂水库总库容64.5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有力助推了贵州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春风拂面,群山吐绿。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1800余名工人、90余台机械设备正加紧作业,总占地近1300亩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主厂房、锅炉、烟囱、冷却塔等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年均提供近60亿度清洁电能,年度消耗516万吨燃煤,其中,煤泥、煤矸石掺烧比例高达70%……与传统煤电项目比,盘南2×660兆瓦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在不久的将来是一座主要“吃粗粮”的绿色火电厂。

  “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

  连日来,中电建盘州低热值煤发电有限公司在接续奋斗中,加快助推全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追“新”逐“绿”。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贵州立足资源禀赋,以六盘水、毕节、黔西南等为重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铺开煤炭产业变革,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挖煤卖煤”到“富矿精开”,“黑色资源”集约开采、绿色开采、智能开采后,实现“绿色增值”。

  无人驾驶采煤机在巷道中精准掘进,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自主巡航,“乌金”如黑色长龙经传送带输往煤仓……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调度指挥中心,数十块液晶屏组成的智慧中枢,实时呈现井下忙碌的作业场景。

  青龙煤矿机电环保科技术主管吴瑞清介绍,作为贵州省首个5G+智能煤矿示范基地,万兆工业环网、33个5G基站共同构建起矿山的“智慧大脑”。

  2024年,毕节市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在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两个100%”的基础上,扎实抓好煤矿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建设,建成智能采掘工作面9个,累计建成煤矿智能采掘工作面49个,占全省48%,排全省第一。

  除建设先进煤电机组并对现役煤电机组实施节能降碳、灵活性、供热等“三改联动”,贵州全力统筹省内与省外、兼顾当前和长远,积极推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实现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电源结构转变。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北盘江畔起伏的山峦间,沿山势铺展的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地排列在春日的暖阳下。

  这里是贵州省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场站——关岭自治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其中一期、二期133万千瓦去年已全容量并网;眼下,项目三期工程之一的大寨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正全力冲刺工程节点。

  去年底,贵州福泉坪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核准,这也是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首个获得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建成投运后,将主要承担贵州电网的储能、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任务,为贵州打造区域电力枢纽提供强力支撑。

  “作为贵州省统调装机容量最大、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综合能源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壮大,我们的发电装机规模达1574.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70%,为贵州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起到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贵州乌江水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宏说。

  以清洁低碳为方向,统筹推进多能互补一体化,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电网网架持续完善。

  3月11日,500千伏马场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15台大型施工机械正在进行土地清表、平整及土石方破碎开挖等工作,项目开足马力抢进度,预计年底投运。

  “作为南方电网和贵州重点工程项目,500千伏马场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是推进贵州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满足贵安新区产业集群负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贵州电网公司基建部总经理黄勇说。

  春日里的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大坡山,景色秀美、绿意渐浓,大山深处由118个电池舱和60个变流升压一体舱组成的中核紫云储能电站正稳稳运行,为千家万户送去绿色电能。

  中核紫云储能电站负责人罗健康介绍,118个电池舱2小时就可以储满38万度电,可输送大约36万度电到南方电网,再辐射到各个地区,可保证7万户居民高峰时段用电需求。

  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让贵州有“数”并孕育出“AI+”生态,一个个支撑国产大模型DeepSeek、《哪吒2》画面渲染的“超级城市机房”背后,电能保供稳健有力。

  2024年,贵州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86.5亿元、占“六大产业基地”的34.8%,能源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贵州将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坚持“富矿精开”,统筹发展和安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让能源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