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5-04-01 14:01: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统筹推动县域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扎实有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独山实践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思想保障、创造更加丰润的道德滋养、汇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 厚植文明“原动力”

  在2024年贵州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独山县花灯表演唱《移风易俗人人夸》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代表黔南州进行交流,别出心裁的宣讲形式,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引发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共鸣,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独山县大戏楼,2024年“花灯唱响新思想·非遗文化谱新篇”文明实践活动热闹举行,全县八镇一街道带来的27个节目将移风易俗内容巧妙地融入花灯表演中,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同时,独山县持续深化“理响黔南·秀峰讲堂”理论品牌,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文明新独山等主题,扎实开展宣传宣讲,并利用村民大会、村小组会、院坝会、走村入户等方式,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县干部群众文明意识持续提升。

  2024年,独山县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宣传宣讲320余场,覆盖受众5.2万余人次;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1776场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发布各类信息900余条,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基层、润泽民心,善美之风拂遍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

  加强阵地建设 增强文明“凝聚力”

  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阵地建设是文明实践的根本保障。

  2024年,独山县持续加强创建优阵地,积极制定印发有关工作方案,整合资源、强化阵地、壮大队伍、强化管理,始终坚持“五有”标准,持续推进县域三分之一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示范建设,并整合县城周边学校、公园广场、小区、机关等阵地资源创建文明实践圈,创建“文润山乡”“和美乡村”两条文明实践带,通过示范所(站)、点、带、圈,不断扩大文明实践阵地的影响力。2024年,共创建示范中心(所、站)32个、文明实践圈2个、文明实践带2条,全县共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707场,覆盖群众8.5万余人次。

  独山县持续拓展平台优服务,探索依托“大美独山”APP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平台,将志愿服务点单系统从“线下”搬到“掌上”,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方式,精准地开展“志愿小哥”式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群众线上点单“云接待”,志愿者线下服务“不含糊”。2024年,市民在APP上发布的心愿单数量达1628条,全县共完成“心愿单”数量1625条,完成率达99.82%,群众满意度达100%。

  延伸服务触角 激发文明“新活力”

  街道卫生干净整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交流文明礼貌……2024年,独山县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独山”活动,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园、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一批批基础设施落地建成、一个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一件件民生实事办理解决,独山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完美转变。

  行走在独山街头巷尾,商铺门口干净整洁、街面道路宽敞亮堂、门面招牌设置规范,市民们纷纷感叹家乡变化日新月异。独山县持续开展“门前三包”治理行动和“文明随手拍”行动,发动市民广泛参与城市创建、文明实践活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城市创建格局。2024年,市民在随手拍发布线索358条,已结案351条,城区商户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6000余份,并网格化常态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形成人人齐抓共管、共创文明城市的新风尚。

  条条非机动车道相互交错、串联贯通,“口袋公园”让居民们相聚一处、休憩聊天,社区广场上孩子们嬉戏打闹、欢声笑语……2024年,独山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主次干道无障碍通道改造90处,所有人行步道基本实现无障碍通行,新建仿古街“口袋公园”1个,新增交通信号灯2处,持续开展21处老旧红绿灯维修工作,基础设施实现提质升级。

  勠力同心齐奋进,文明花开香满城。新的一年,独山将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持续以文明素养提升城市品质,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奋力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独山篇章”。(文 王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