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黔中大地气温回暖,林下地表温度渐渐攀升,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境内的3600亩赤松茸正火热出菇,以可观的价格销往省内外市场。
村民正在采摘赤松茸
走进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遮天蔽日的松树林底下,50余名产业工人正拎着箩筐,加紧采收成熟的赤松茸,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一垄垄赤松茸迎着和煦的阳光,正在开启“爆炸式”的出菇模式,密密麻麻的“小红帽”,不断从松针底下争先恐后探出小脑袋。
“长得太快了,这个赤松茸出菇率太强了。工人们确实非常忙,每天累得腰酸背疼,但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毕竟在这里工作了大半年,看到产业出成效,大家心情都比较激动,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工作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累并快乐着。”六屯镇都堡村村民胡纯鹏说。
赤松茸
2024年以来,在修文县六屯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贵州菌王府农业观光园、贵州华宇天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强强联合”,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携手打造林下食用菌产业基地,目前已先后在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拓展林下空间4000余亩,发展各类林下食用菌。其中,林下赤松茸面积3600亩,于去年11月种植,今年4月上旬初显成效,每天产量在5吨左右,特级鲜菇和一级鲜菇批发价每斤30元左右。赤松茸出菇态势现在渐入佳境,每天的产量日益攀升。
“我们整片赤松茸才刚开始出菇,丰产期每天产量预计在60至80吨。鲜菇通过分拣、真空保鲜,依托冷链物流和电商渠道,销往北上广深等地。这一季赤松茸的销售收入,预估能达到1个亿以上。”贵州菌王府农业观光园负责人简荣介绍,基地的首季赤松茸预计可以持续采摘至7月份,丰产期有望为当地200多名村民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林地空间广阔,食用菌可用林地有11000亩左右。今年,3家合作单位将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瞄准市场“空窗期”,进一步做强做优林下食用菌产业文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除了这个正季节的赤松茸,我们马上还要盘活更多的林下资源,着手培育错季节的赤松茸、马桑菌、麒麟菇、羊肚菌等,实现全年出菇。”简荣说。(文/图 姜继恒 陈祺 高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