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积极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一网一桥 ”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和力量。
织密网格 “一网一格”显成效
在清镇市,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清镇市科学划分为745个网格(含631个综合网格、114个专属网格),以一个中心统筹、一支队伍服务、两类机制保障、三项制度规范“1123”工作目标为抓手,夯实“网格化 + 信息化”治理模式,并整合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构建起“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强大工作合力。
网格员是这一治理模式的有效力量,他们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区楼宇,用双腿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走访、田间交流等形式动态掌握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等案件,并及时将信息上报《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累计上报信息3万余起,办结率96.4%。依托该平台,事件实现了上报、流转、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让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真正打通了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连心架桥 矛盾化解促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化、复杂化,清镇市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按照“1123”工作目标,整合清镇市综治服务中心、信访局、检察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单位,实现联动融合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极大提高调处效率,实现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
这一平台就像一座“连心桥”,将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年以来,清镇市综治中心已累计矛盾纠纷案件13000余件,办结率 96.4%,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谱新篇
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是“一网一桥”模式的活力之源,也是清镇市基层治理的一个有效抓手。在乡村社区,网格员队伍活跃在各个网格,卫城镇迎燕村网格员通过“敲门行动”走访特殊群体,建立走访台账,2025年以来排查各种矛盾纠纷518件,其中婚恋家庭纠纷74件,办结率92.28%;社情民意1713件,办结率99.24%;新店镇组建夜间巡逻队,网格员和村干部开展轮流治安巡逻,截至目前累计巡逻400 余次,真正为群众筑起“安全防护网”;犁倭镇将未成年人保护纳入重点宣传排查范围,网格员联动辖区师资、民警组建家访队伍,用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社会治理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互动的服务,社会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热乎乎的服务。下一步,清镇市综治中心将夯实“一网一桥”多元共治模式,以“小网格”托起“大民生”,用“连心桥”凝聚“大合力”,让社会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以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文 谭文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