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定点帮扶干部罗杰文:一颗赤诚初心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2025-04-17 11:03:49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2023年5月,华侨城集团干部罗杰文怀揣着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责任与热忱,远赴贵州省三穗县开展定点帮扶。两年来,他以一颗赤诚初心,绘就乡村振兴画卷。他围绕“央地协作、精益帮扶”核心目标,聚焦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产销对接、非遗文化、教育帮扶,在三穗大地上谱写了一曲“造血式、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创新模式,推介颇洞美村

  “今年开春后第一次带小朋友出来玩,我们首选了颇洞美村,这里确实漂亮,不仅交通便利,还有萌享奇缘、水族世界、青溪美宿、农耕体验、自然教室。”游客何舒羡慕地说。

驻村帮扶干部罗杰文:一颗赤诚初心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_fororder_17447696895582

颇洞美村二期开园

  游客畅游的颇洞美村位于三穗县城西部,距县城10公里,全村有1391户5000余人。自2022年起,华侨城“应政府所需,尽华侨所能”,调整“握指成拳”集中力量资源帮扶思路,充分发挥主业优势,探索实践“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帮扶模式,将年度帮扶资金集中使用,每年投入1000万元,决定用3年时间将颇洞村打造成成都安仁华侨城南岸美村似的颇洞美村。华侨城集团派驻三穗县委常委、副县长罗杰文介绍说:“挂职两年来,做了三件事:一是力保华侨城集团帮扶资金持续投入,多方协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进行联动,投入2243万元用于颇洞美村二、三期打造,并通过华侨城旅发公司的全过程专业能力输出赋能颇洞美村项目打造;二是以互动型萌宠乐园和生态水族馆为核心产品,辅以颇洞农场、芳菲小径、皮皮鸭儿童公园等场景,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乡村旅游综合体,赋能‘美丽风景、生活情景、消费场景’三相融;三是深度研究项目运营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并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因地制宜推动运营思路转换,推动景区管理体制机制与国有企业改革,力促美村项目可持续发展。”

  用心融入,脚步丈量三穗版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罗杰文坚信如果没有亲自用双腿踏遍三穗的山山水水,没有亲自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就不可能掌握到基层的真实想法,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实。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自挂职以来,他始终将推动三穗旅游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时间,多次组织文旅等部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大量阅读工作报告、信息等基础资料,利用休息时间,自行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用脚步踏遍了三穗的山山水水、桥梁小道,充分了解掌握了三穗文旅资源现状,并结合县情实际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分析三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因地施策,从三穗县旅游整体定位及发展方向提出了中肯的对策建议。同时通过紧抓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招商宣传,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强化旅游活动组织等工作,带动三穗县县域内旅游景区景点提质升效实现联动发展。协调教师资源开展旅游服务相关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参与贵洞二期项目评审、八弓镇乡村旅游规划策划、桐林镇木良乡村旅游规划调研等工作,积极为全县旅游发展思考谋划,切实将全县旅游发展工作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进一步助推三穗县乡村旅游全面开花、蓬勃发展。

  精准破题,拓展产业振兴

  寨头村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之一,是贵州100个民族特色村寨之一,全村有1397户5226人,2015年被贵州省苗学研究会授予“中国苗族第一村”称号,也就是这一年华侨城开始向三穗县寨头村选派第一书记。华侨城集团认真贯彻定点帮扶政策,紧盯民族产业,有效促进寨头村民族产业快速发展。

驻村帮扶干部罗杰文:一颗赤诚初心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_fororder_17447696909168

罗杰文(右四)参与产业帮扶提升项目签约仪式

  “2024年寨头村实现闲置项目盘活破题,引进贵州地球村三农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菜籽油、花生油、山茶油、大豆油,年产油200吨,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可就近稳定解决10余劳动力就业。”华侨城驻村第一书记陈骏华说。

  在推动民族产业发展的同时,华侨城集团还充分利用寨头“二月二”祭桥节宣传非遗文化,让外界了解寨头,推动苗族刺绣、苗族剪纸等民族旅游业发展,将“无形文化纳入有形市场”。2025年3月1日,正逢农历“二月二”,罗杰文邀请黔东南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挂职干部50余人现场考察,彰显央地协作,更积极宣传了寨头特色文化,活动期间日均游客达2万人次,是2025年的一个亮点工作,极大增加了寨头苗族服饰、刺绣产业订单。寨头苗族服饰加工厂总经理万木英说:“刺绣是苗族服饰的灵魂,刺绣又是通过剪纸工艺来实现的,有刺绣的苗族服饰价格要高出很多,最贵的可以卖1万多元一套。每年订单多,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收入达60万元。”

  用情聚力,撬动教育资源

  教育帮扶是华侨城集团定点帮扶的重中之重,2023至2024年在教育方面投入资金104万元,“以艺术浸润、文化反哺”双轮驱动,加强美育帮扶品牌投入。在改善寨头小学及幼儿园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聘请专职美育教师常年开展美术、民族绘画、剪纸等美育课,20余名小学生在寨头小学围墙共同亲手绘制的苗族风情墙画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艺术水平。同时引进康佳集团开展寨头“山海之约,共赴未来”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50名贫困学生,每人3000元至5000元,直至大学毕业。“去年仅寨头村考入本科以上学生22人,其中211大学4人,无疑是教育帮扶的结晶。”寨头小学何珊校长说。

  针对初中教育短板,罗杰文主动与县教育专班对接,筹划三穗县第三中学“学科提质”项目,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强化、校长治校理念创新三维发力,并计划引入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团队系统制定薄弱学科提升方案,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教育帮扶样板工程。

  华侨城集团支持创建三穗县教育基金,奖励优秀学生、优秀老师、贫困学生,开创新时代教育帮扶新模式。“华侨城集团首个资助10万元创办三穗县教育基金,撬动社会捐资达100万元,极大地鼓舞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2024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上线本科722人,其中600分以上的25人,为历年高考最好成绩。”三穗县教育局局长张美锋说。( 通讯员 吴会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