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药产业是贵阳贵安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乌当区牢牢把握全市唯一发展健康医药主导产业的定位优势,积极探索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特色之路,大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医药产业引领效应持续增强,健康医药产业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走进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灯检间,新投入使用的回转灯检机正全速运转。该智能检测系统通过高精度视觉识别技术,一分钟可以检测夏枯草口服液550支,检测效率达到人工的16倍,有效推动了企业产能的持续释放。
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事务部经理 廖世琴:这个回转灯检机是我们去年12月开始使用的,因为玻璃制品的口服液在灌装的过程中,玻璃瓶可能会发生破碎,玻璃屑可能会进入瓶子里面,我们要把它找出来。以前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实现,效率比较低,回转灯检机通过自动的方式,来检测瓶中有无异物的产品。
作为一家深耕现代中药近30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天药业始终坚持“以智促新”发展战略,将智能化改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目前,企业已打造出以坤泰胶囊、宁泌泰胶囊、苦参凝胶、夏枯草口服液为主导的独家专利品种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并荣获“2024中国中药研发实力50强”称号,成为贵州省唯一入选排行榜的中药企业。
新天药业的快速发展是乌当区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乌当区紧抓以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三大板块构成的“两药一械”产业布局,加快健康医药产业集聚成群、快速发展,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的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项目,是乌当区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的载体和抓手之一。园区主要围绕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医药产品生产制造和医药产品流通服务三大环节开展运营,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贵州最专业的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贵阳市乌当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 胡汛: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一期项目10.3万平方米厂房已经全部建成。二期项目共31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用房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整体计划2025年完成封顶,2026年全面建成。
走进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D区,道路宽敞明亮,7栋标准化厂房分立两旁,停车场、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目前,贵州李时珍苗药有限公司、贵和天诚药业等21家健康医药企业已挂牌并陆续入驻园区。
贵州李时珍苗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世明: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建设的医疗器械和食品生产厂房,现在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可以正常投入生产。医疗器械的年产值可以达到1亿元以上,保健食品硬胶囊年产值可以达到6000万元以上。我们从福建到贵州来,主要是看中交通条件方便、营商环境,还有各级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还会在贵州加大投资。
作为园区的招商方,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在园区项目启动建设时,便同步开展了相应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的省级平台,以直销、分销、集中配送、医疗服务中心的业务模式,为贵州省内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是目前贵州省内年销售额最大、产品线覆盖最广、专业技术最强的医疗器械企业。
国药器械贵州公司投资总监 李天新:作为国药集团在全国的首个产业园项目,该产业园建成以后,我们将发挥国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自身优势,分享我们的渠道、资源、技术等,吸引更多企业落地贵州。我们规划的目标是2026年引进规上企业50家,并且完善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最终形成以乌当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为支撑点,贵阳贵安为面的全国一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
如今,乌当区已初步形成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医药种植养殖等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链,有健兴药业、新天药业等健康医药及关联产业企业40余户,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0家。2024年,乌当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2.66亿元,其中,健康医药产业完成71.5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占全市医药产业的比重持续提升到42.3%,健康医药产业已成为支撑乌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贵阳市乌当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 胡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与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联动,紧盯“两药一械”的头部企业,从强链、补链、延链、建链四个维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形成头部引领加本土聚集的产业格局。(记者:蒋莎莎 朱小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