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将于5月1日全面进入汛期 多措并举全面做好防汛减灾准备
2025-04-29 14:06: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4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根据《贵州省入汛日期确定办法》规定,结合今年以来天气形势,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商研判,贵州将于5月1日全面进入汛期。

  今年以来,贵州省平均降水量为168.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1.2%;全省江河径流量105.5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据预测,今年汛期贵州省气象水文形势总体偏差,降水总量较常年总体偏少,呈现“旱涝并存、旱重于涝”的特征。但局地的强降雨极端性明显,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贵州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深入查问题、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做好防汛减灾准备。​

贵州将于5月1日全面进入汛期 多措并举全面做好防汛减灾准备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9133005

发布会现场 

  在责任落实方面,贵州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调整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8.6万余名,实现水库、山塘、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全覆盖,进一步扣紧“防、减、救”责任链条;为所有乡镇配备“智慧应急”融合终端,实现省、市、县、乡四级 “一键”调度指挥;与18家省级部门实现音频视频互联互通,与省军区、武警贵州总队、消防救援总队实现情报信息共享共用,有效提高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隐患排查整治中,贵州制定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专业排查,紧盯山塘水库、行洪河道、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公路铁路沿线、野外施工项目、城市地下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部位、重要基础设施,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下沉一线全面开展排查,建立隐患清单,逐一闭环整改。今年以来,贵州已排查隐患14029条,完成整改11995条,剩余的2034条正在整改并已落实管控措施。

  贵州还修订完善《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优化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程序,细化不同响应级别各行业部门行动措施,明确启动应急响应期间,省有关部门指派业务骨干到省应急厅联合值守,合力抗灾。​

  在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上,贵州立足重大洪涝灾害抢险救援需求,补充采购防洪抢险救灾物资装备,向多灾易灾地区前置物资装备2.8万余件,对全省储备的470余万件物资装备完成盘点和维护保养,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800余支1.8万余人,建成乡镇综合救援队伍1522支5.3万余人、村级救援队伍1.72万支33.5万余人,所有队伍均已进入备战状态,确保遇到突发状况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援。​

  同时,贵州还为53个县1211个乡镇配备应急装备5.39万台(套),为基层配备卫星电话2400余台,帮助48个县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组织指导基层修订应急预案9688个,开展应急演练5356场,培训2051期,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下一步,贵州将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全力抓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充分利用主汛期到来前的窗口期,持续开展防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强化物资装备补充前置和应急预案演练培训,提升“三断”极端情形下的应急能力;扎实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防范应对和中小水库安全度汛,严格落实汛期灾害预警叫应“211”工作机制,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区域人员;统筹做好抗旱工作,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资源,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文/图 杨艺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