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贵州台江经开区的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公司经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认证,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动力电池“零碳工厂”,背后得益于贵州省首单非司法碳票交易与1.2亿元技术改造的双轮驱动。
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连铸连轧生产车间。张秀云
在该公司智能车间,12条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作为年耗电1.8亿度的用电大户,企业通过“加减法”实现减排。4月15日,企业以63.45万元购入7500吨林业碳汇,完成台江首单碳票交易;同时实施电磁熔炉改造、“湿法切割”等12项技术创新,单位能耗下降18%,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5%。
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装配车间。 张秀云 摄
极板车间负责人杨新宇算了笔技改经济账:每套电磁熔炉改造投入120万元,年省燃气费80万元。通过工序优化,4个车间人员从57人精简至12人,12小时产量却从3000套增至16000套。充电车间采用脉冲式充电技术,年节电量可供6万户家庭使用,放电电能回收率突破80%。
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杰称,累计2.8亿元的技改资金成效显著:建成行业首个五联技术智能产线,获45项专利支撑,2024年产值突破46亿元。未来,工厂计划光伏供电占比超40%,到2030年绿电自给率达70%,届时每块电池都将拥有“零碳身份证”。
贵州台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辉表示,今年将围绕“电动贵州”战略,延伸新能源产业链,计划引进8至10家上下游企业,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晓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