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联合召开“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的制度完善、法监管推进,以及其他保护措施成果。
发布会现场 摄影 陆丹
近年来,贵州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全面提升,为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贵州力量。
除了推进顶层设计和法制建设,贵州积极强化区域协作,建立长江、珠江上游跨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11个,贵阳、黔南等地探索构建“林长+庭长”跨部门协作机制;设立特殊机构,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复杂性特征,强化专业化工作机制构建,设立梵净山环境保护法庭等一系列具有贵州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庭。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发现的长腿鹬 供图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
贵州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保护质量,就地保护不断优化后,贵州省有自然保护地237处,总面积达177.05万公顷,保护范围涵盖全省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为极小种群、珍稀濒危及特有物种的恢复与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基础,全省90%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就地有效保护。
贵州还全面完成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基础上,推动武陵山区遵义、铜仁2市17个县围绕“一山四江五区”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重点实施保护保育、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建设等重点山水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达 17486.13公顷。
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景色 供图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
同时,贵州还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指标纳入生态示范创建指标体系,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通过生态示范创建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实施,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多种实践模式。目前,贵州已有55个地方成功创建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
此外,贵州还开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利用现代技术监测提高外来物种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赤水河流域鳗鲡、红唇薄鳅等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重现。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贵州拥有除海洋外的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已查明物种丰富度达2.4万余种,居全国第4位,绿色经济占比超45%,生物多样性不仅赋予了多彩贵州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成为维持贵州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之一。(文 墨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