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湄潭:好生态出好茶 打造“茶+”新模式
2025-06-18 16:18: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一山千行绿,阡陌茶飘香。”进入6月,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称的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迎来了今年一波避暑游客,大家登顶湄潭万亩茶海观海楼,看近4.3万亩茶园如绿色波浪铺展天际。

贵州湄潭:好生态出好茶 打造“茶+”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1

湄潭万亩茶海 摄影 杨艺敏

  湄潭县不仅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中国茶海”,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典范。近年来,湄潭县始终厚植“生态优势”,通过系统性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将茶产业打造为核心引擎,从种植、加工、研发到品牌营销及茶旅融合方面,做全了“生态链条”

  同时,湄潭县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着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经过不懈努力,干净茶、生态茶的品质早已浸透在每一片茶叶的脉络之中。湄潭县一条覆盖育苗、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各个环节,实现“统一施肥、统一修剪、统一防控、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的生态茶园,在不断延链强链补链中释放更多富民效应。

  据统计,湄潭县有35万人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打造集中连片茶叶产业基地6个,培育15亩以上连片茶园基地3600个。

  2024年,湄潭县茶叶总产量6.94万吨,产值69.13亿元,综合收入166.42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等市场、实现了从“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茶区变景区”的转型,奋力建设“生态美环境优、生产美产业强、生活美百姓富”的贵州最美乡村,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同时,湄潭县还大力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由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茶旅结合向全面文旅融合转变,开启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贵州湄潭:好生态出好茶 打造“茶+”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2

位于湄潭县的“中国茶海”景区 摄影 徐菡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田徐介绍,湄潭县围绕茶旅融合发展,聚焦“场景+住宿+多业态”,以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中国茶海景区、翠芽27°景区、永兴古镇、云贵山茶旅景区等景区景点为核心,推动康养旅居生态圈建设,持续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不断唱响“中国茶海·休闲湄潭”品牌,提质升级,引流拉动,提升茶旅效应。

  目前,湄潭县已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市级以上茶旅融合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全省茶文化旅游度假区1个,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先后获“全国茶旅金牌路线”“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全国百佳宜居县”“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等称号。

  湄潭县将茶与文化深度交融,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文 杨艺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