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2025-07-04 09:18:29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在贵州,每一张濒危物种的影像都是生态账本上的鲜活注脚。从喀斯特岩壁上黑叶猴家族的新成员,到草海成为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从珙桐花开时的“千鸽齐舞”,到村民手机里黑熊觅食的模糊剪影——这些定格的瞬间,拼凑出生态密码的完整图谱。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类似的影像不断涌现。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照,更是贵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证明,每一张都藏着解开贵州生态密码的钥匙。

  如今,贵州有自然保护地237处,总面积达177.05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范围涵盖了贵州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90%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就地有效保护。

  黑叶猴在喀斯特岩壁间的欢快跳跃,金丝猴在梵净山密林中的自在穿梭,黑颈鹤在草海湿地边的优雅驻足,这一幕幕濒危物种回归的景象,是贵州生态保护成果最生动的体现。它们用生命的力量,解读着贵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密码,也预示着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正在徐徐展开。(来源 贵州图片库)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叶顺强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小朋友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参加自然教育活动。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梵净山腹地的紫薇镇豆凑林村,梵净山管理局紫薇管理总站工作人员在黔金丝猴建成之际,围绕黔金丝猴的栖息规律、习性和如何更好地保护黔金丝猴等向村民进行宣传。王东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晓晓”一家。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学生在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中心观看黔金丝猴。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学生们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览馆参观研学。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黑颈鹤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舞。罗大富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威宁县草海黑颈鹤。曹经建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威宁自治县草海拍摄的黑颈鹤。韩贤普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威宁自治县草海拍摄的黑颈鹤。韩贤普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黑颈鹤在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近松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郑家营觅食地,拍到的黑颈鹤。沈光勇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沿河自治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萌态十足的猴宝宝依偎在猴妈妈怀抱里。瞿明斌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桥管理站拍摄的黑叶猴及幼崽。田东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沿河自治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河坝管理站,黑叶猴饱食树芽后嬉戏打闹,乐享春天的恩赐。田茂昌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沿河自治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带着小宝宝觅食。田茂昌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珙桐又称“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著名的“活化石”。开花时,花朵洁白,似鸽子展翅欲飞,美丽飘然。李鹤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在纳雍县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盛开的珙桐花。罗大富 摄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濒危物种的回归

石阡县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珙桐花。吴剑 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