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7月4日电(卢志佳)工业“绿色引擎”轰鸣,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文旅“融合业态”兴起……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州深入实施产业质效提升行动,向“新”向“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业生产“绿意”盎然
磷是重要的生命之源和工业之基,黔南州福泉市被称为“亚洲磷都”。近年来,黔南州依托磷资源禀赋,在稳定化肥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磷化工产业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产业延伸。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对磷酸铁锂的需求不断增加。七水硫酸亚铁作为磷酸铁锂生产的关键原料,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位于福泉的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应需而变。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硫酸法钛白粉联产磷酸铁工艺,每年将传统钛白粉生产中的废水、废酸、废渣转化为45万吨七水硫酸亚铁产能,不仅满足自用需求,更成为周边磷酸铁锂企业的“原料银行”。
绿色低碳是工业质效提升的重要方向。如今,资源循环利用在黔南磷化产业集群中不断实践。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外景。新华网发(受访对象供图)
比如,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研技术,对尾矿磷石膏改性后制成半水磷石膏,成功实现矿山采空区回填及露天采坑生态修复治理,其技术仅是“水泥+尾砂”充填采矿成本的三分之一。“2024年,我们实现了磷石膏100%综合利用率,有效解决了磷石膏堆存难题。”川恒化工证券事务代表杨姗姗说。
风电是绿色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新型能源企业逐鹿贵州风电市场,也吸引来上游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落户贵州。
航拍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生产车间(5月21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位于黔南州龙里县的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日前传来“捷报”——其创新采用碳纤维工艺生产的108米长风力发电叶片顺利下线。“这是国内首支108米的碳纤维风电叶片,相比98米的玻璃纤维叶片,这支叶片要轻500公斤左右,发电效率也更高。”产业园生产经理王晓琳介绍。
“绿色”引领下,黔南州工业经济今年以来运行稳健、开局良好。据悉,一季度,黔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农业发展“新新”向荣
水稻移栽时节,在独山县上司镇盖寨村500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里,农机手陆明兵熟练地操作插秧机缓缓前行,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秧床。
“我使用高速插秧机每天作业量可达20亩,株距、深度可以精准控制,成苗率95%左右。”谈及种植“新武器”,陆明兵了如指掌。
为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黔南州举行农机农艺大比武。新华网发(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黔南州平塘县塘边镇扎营坡精品水果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类数智化设施设备成为果园“数字大脑”。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这个“新设施”,基地技术人员只需要点击触屏,就可以精准控制灌溉、施肥的时间和用量,实现果园管理降本增效。基地技术人员杨胜选说,该基地还建设了智慧大棚、视频监控、气象信息采集等设施设备,数智化管理贯穿水果生产的全方位、全周期。
黔南州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是当地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除了保供贵阳市“菜篮子”和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当地还引入多个“直播卖菜”团队,成功拓宽了“黔菜出山”渠道。
主播杨杰在罗化村的蔬菜基地里直播带货(5月20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现在超过20%的菜都是主播们卖出去的。”种菜10多年的余健说,以往自己都是把蔬菜拉到贵阳去卖,现在以同样价格供货给直播团队,减少了物流和人力成本,“算下来比线下卖要划算不少”。
机耕种、数管理、云销售……依托各类“新农具”“新设施”,黔南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货出山渠道不断拓宽。据悉,黔南州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20.66亿元,排全省第4位。
文旅业态“新特”叠加
今年“五一”,在黔南州三都县西部赛马城,来自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多支代表队、150匹骏马在“村马”赛场上风驰电掣,引得现场观众热血沸腾。据悉,假日期间,“马上”出圈的三都县迎来游客近30万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3.01亿元,同比激增40.28%。
“贵州村马”三都水族端节全国赛马邀请赛现场(2024年11月9日摄)。新华社发(陈光云摄)
旅游产业是黔南州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之一。提到黔南旅游,如今已不再是荔波小七孔“一枝独秀”,这两年持续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和景区提质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怀抱“中国天眼”这一顶级天文资源,平塘县正全力打造世界级天文科普研学目的地。
距离“中国天眼”8公里的克度镇,曾是一个贫瘠且封闭的山乡,如今已蜕变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天文小镇”。天文体验馆、天幕街、星际家园在小镇依次布局,游客可在景区亲手操控天文望远镜,探秘浩瀚宇宙,也可拆解FAST模型,了解天文设备构造。
平塘大桥的“横空出世”,也为当地带来了全新的旅游资源。这座拥有世界第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的大桥被誉为“天空之桥”,依桥而建的服务区近年来先后建成酒店、桥梁科普馆、天文体验馆、房车营地等,成为集出行、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网红服务区。
平塘大桥航拍资料。新华网发(受访对象供图)
“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服务区内酒店订单已排至8月。”“天空之桥”服务区负责人程晓东说。
新场景、新业态“遍地开花”,黔南正以极具特色的文旅供给服务八方来客。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黔南州接待游客2690.17万人次,同比增长14.4%。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