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来袭,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切实加强贵州省黔东南州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筑牢夏季防溺水“安全网”,连日来,黔东南公安积极行动,深入校园、社区、河边等地,通过校园课堂、社区宣讲、水域排查等举措,筑牢夏季“安全防护墙”,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安全课堂进校园,增强防溺水意识
连日来,黔东南公安民警、辅警走进校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准备图文并茂、案例警示性强的PPT课件和宣传视频。在多所学校的报告厅、操场、班级等场所,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溺水案例,以案说法、深入浅出地剖析溺水事故的惨痛教训,详细讲解水库、池塘、河流、沟渠等野外水域的复杂性与危险性。
民警、辅警走进校园开展宣传
此外,黔东南公安积极与校方沟通协作,推动各校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电子显示屏、班级学习群等线上线下多种载体,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确保防溺水教育常态化、全覆盖,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的良好氛围。
靶向宣传广覆盖,织密防溺“安全网”
为增强宣传的覆盖面,黔东南公安创新宣传方式,将宣传阵地延伸至群众身边。民警辅警利用农闲时分,在村头院落、社区广场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院坝会”。
民警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居民特别是看护未成年人的家长,剖析本地水域风险点,强调家长监护责任的重要性,传授看护注意事项。宣讲中,民辅警着重剖析了以往溺水事故的惨痛教训,面对面讲解遇险呼救、互救的实用技巧,让安全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提醒大家时刻绷紧安全弦。
民警、辅警走进村寨开展宣传
同时,黔东南公安精心设计印制防溺水宣传单、宣传手册,在重点水域周边、社区公告栏、人流密集场所等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海报。派出所民警辅警深入居民家中、沿街商铺、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确保宣传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排查隐患护民安,筑牢安全防护堤
近期以来,在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等地,经常能看到公安民警辅警忙碌的身影。他们对全州的江河、水库等溺水事故易发的重点水域进行隐患排查,仔细检查水域周边防护栏、警示牌是否完好、醒目,督促配备救生圈等应急设备。
对擅自进入危险水域游泳、戏水等行为,民警、辅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劝阻、第一时间耐心劝导、教育劝离,并现场进行针对性警示教育,引导小朋友、群众自觉远离危险水域,主动规避风险。
民警、辅警走进校园开展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公安民警、辅警还组成教官队伍,带领中学、小学学生代表及教师前往河边,开展实景演练。民警以真实河道为教学场景,严肃地向学生们申明:“任何情况下不得私自下河游泳”这一铁律。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黔东南公安将持续深化常态化巡河机制,不断拓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覆盖面,以坚实行动构筑防溺水安全屏障,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安全。(文 张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