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中国天眼景区的天文研学热潮持续升温,由一群“90后”青年创建的天体物理实验室,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学生和游客架起探索未知宇宙的桥梁。
近年来,中国天眼景区整合天文科普、时代精神、文创产品等多样资源,逐步形成以“红色+科技”吸引人、科研精神感染人、研学产业留住人的集聚效应,成为多功能红色旅游新兴目的地,吸引了很多研学团队和天文爱好者前来。其中,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为一体的天体物理实验室,成为了不少游客探索未知的绝佳选择。
游客动手搭建中国天眼模型
“相对于其他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我觉得这里干货最多,硬核知识最多。以前高考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也是把南仁东、中国天眼当作典型事例来写的,但是笔上写,实际没有考察过,所以我趁着高考完后的假期到贵州来实地看看中国工程背后的那些航天精神。”浙江游客寿小瑜说。
“因为我学的是旅游管理,最开始我是以导游的身份进入‘天眼’的,在旅行社里面实习,知道了客户要什么,所以我们就尝试着提供一点课程,开始扩展了观星活动,再扩展到和‘天眼’相关周边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国天眼景区天体物理实验室负责人邹金焘说。
讲解员正在进行课程讲解
经过不懈努力,天体物理实验室走向了正轨。通过两年多的运行,邹金焘认为,创建天体物理实验室对于人们走近和了解国之重器“中国天眼”意义重大。
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邹金焘也十分清楚,想要提供完备的研学课程,光凭她旅游管理的知识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她找来了天文学专业并具有科普工作经验的郝元三作为合作伙伴。
郝元三加入团队后,针对中国天眼相对应的理论知识设置了观星课、模拟抛物线等,对游客、研学学生来说,简单易懂的课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
“比如说我们的观星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天文望远镜的原理,自己组装望远镜,还能观测到非常漂亮的天体。我们的实验环节,能够让他们间接地去触摸‘天眼’所感知到的电波。”中国天眼景区天体物理实验室讲师郝元三说。(文/图 李孙艳 罗再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