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悬崖凿路、风里“趴桥” | 听建设者讲述世界第一高桥背后故事
2025-09-26 09:30:41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没有路就人工开凿。”站在即将通车的花江峡谷大桥桥面,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项目部质检科科长邓果望着脚下的深谷,四年前初到此处的场景仍清晰如昨。

  彼时,为挖桩基孔,他们在陡峭悬崖上硬生生凿出作业平台——受地势限制,平台仅容数人立足,大型设备无法进场,四五十米的深度就只能靠双手一点点向下掘进。雨天淋透衣衫,冰雹砸在身上生疼,却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日子,邓果和工友们早已习以为常。

5e1fa566364e00bb6f99fdf6fd995c88.jpg

  今年5月8日晚7点半,一场14级狂风的突袭,更是让邓果刻骨铭心。“当时项目部的房子都被大风吹坏了,我们几个加班的同事还在桥上。”他边说边打开手机里的照片,画面中房屋墙体被风撕了一个大口、现场设施歪斜,而更令人揪心的是,由于大桥因为阻尼器、抗风支座还未施工,几万吨重的钢桁梁竟被狂风掀得左右晃动。

  “在桥上遇到七八级风是常事,那时候如果在高空遇到大风唯一的办法就是系好安全带,趴在地上减少受风面积。”邓果语气平静,可眼神里藏着对险情的敬畏。他看下大桥下方就是红军长征时期战斗过的花江铁索桥,“红军战士面对枪林弹雨都不怕,我们这点风雨算什么?”直到风势渐小,项目部管理人员没有第一时间撤离,而是先组织工人安全离开大桥,再仔细检查钢梁、桥面的受风情况,确认无重大隐患后,才离开现场。

  在他看来,自然条件的恶劣尚能咬牙克服,真正棘手的是技术上的“硬骨头”,混凝土养生便是其中之一。“混凝土浇筑完,得连续7天每隔20-60分钟洒水养生。”邓果解释,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在数百米高空却成了难题:一方面,塔基面积大,人工洒水不仅效率低,白天黑夜往返作业还藏着极大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水少了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质量不达标,水多了又会造成浪费。人工操作的随意性、不可控性,根本没法保证养生效果。

  为破解这一困境,公司技术团队与合作公司联合攻关,研发出一款自动养生小程序。“我们提前把管道埋进混凝土里,现在只要在手机上设置好参数,系统就能自动洒水,还能实时查看养生状态。”谈及这项创新,邓果的语气里多了几分自豪,科技的力量,让高空作业的安全与质量有了双重保障。

62ff8e28ae6071fc784c71aac4acdc53.jpg

  花江峡谷的天气,还给大桥建设出了另一道难题——这里每年雾天占比达三分之一,普通监控设备常因能见度低“失灵”。为确保施工精度,项目团队引进北斗卫星系统,与北斗公司深度合作。“雾天设备用不了,就靠卫星实时监控,每一个安装点位都能精确到毫米级。”邓果说,从开工到如今即将通车,大桥建设遇到的难题数不胜数,而他只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之一。

  四年时光转瞬即逝,从第一个桩基开挖到主塔顺利封顶,从钢梁吊装到位到桥面全面完工,邓果见证了这座世界第一高桥的每一个历史性时刻。“当第一辆车开到主塔施工场地时,大家都激动得跳了起来。”他笑着回忆,如今这座主桥全长2890米,桥面与水面垂直距离达625米的大桥即将通车,能将两岸原本2小时的车程缩短至2分钟。“这种成就感,真的难以用语言形容。”邓果说道。

  站在桥面上,邓果的目光缓缓扫过桥面的每一处细节——栏杆的焊接点、路面的平整度、塔基的稳固性,每一处都凝聚着建设者的心血。这座横跨花江峡谷的“钢铁巨龙”,即将告别建设阶段,承担起连接两岸、便利民生的新使命,而像邓果这样的建设者们,也将带着这份荣耀与坚守,奔赴下一个建设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