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盘州原创话剧《三线日记》登上贵阳舞台
2025-11-05 11:12:55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11月6日至7日,盘州原创大型话剧《三线日记》将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上演。该剧以“三线建设”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舞台呈现,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三线日记》主要以退休煤矿工人崔振国的回忆为线索,采用倒叙手法,带领观众重温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的峥嵘岁月。剧中通过几本泛黄的日记和老照片,串联起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温暖感人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全剧长近100分钟,故事跨度达60年,剧中生动刻画了崔振国、张宏宝、刘建新、惠琴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三线人”群像,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以“三线人”身份来到偏远的大西南挥洒热血。精致的舞美与演员们的深情刻画,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接地气的人物形象逐一展现,还原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故事和盘州市工业发展的历程。

17458046644709.jpg

话剧《三线日记》(郭应材 摄)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所有演员均为非专业演员,而是当地的普通职工,他们用真挚质朴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三线建设者形象,使整部剧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我父亲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从贵州省安龙县到六盘水支援三线建设的第一代三线人,我是第二代。”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曲协理事、谐剧第四代传承人、盘江股份工会宣教文体部部长龚翠萍在采访时谈道,龚翠萍告诉记者,她从小居住在被来自东北的矿工们包围的油毛毡房里,作为一名曲艺人,很早就萌发过把父辈和她亲历的故事写出来的想法,也陆续写过几个三线题材的相声和小品。在这部话剧的编剧过程中,她有意识地把曲艺作品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习惯、构建包袱的常用手法运用到剧中,努力为观众营造轻松愉悦的观演体验。

  据悉,《三线日记》此前已在盘州和六盘水等地成功演出,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此次走进贵阳演出,将让更多观众有机会了解这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感受三线建设者们的家国情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