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奋进十四五·习水答卷丨红城韵 酒乡情 习水邀你踏歌行
2025-11-20 14:33: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清晨的土城古镇,酱香氤氲中夹杂着赤水河的湿润气息。老街上,“土城酱酒体验一条街”的店铺陆续开门迎客,不远处,2023年新建的1935精酿啤酒坊已准备好迎接第一批品鉴者。而在习酒酒谷景区,依山而建的酒文化建筑群与赤水河谷的绿意相映成趣,迎来一拨拨探寻酱香奥秘的游客。

  “十四五”期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文化旅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建成17个文博场馆群,培育涉旅市场主体3645家,创建省级酒旅融合景区3个,吸引20万以上游客到习水避暑,文旅活动曝光量超2.2亿次......从红色热土到酒旅名城,这片土地正以多彩风姿讲述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红色铸魂,文旅融合绽放时代光彩

  重庆的陈老师带着学生再次来到青杠坡战斗遗址,在旁边的历史体验区,他动情地说道:“我每年都来,这里的实景体验总能让人仿佛穿越历史。”

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供图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

  以土城古镇景区为核心,以“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为重点,习水探索推进红色文化“研学旅”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打造“四渡赤水·千年土城”文旅品牌。

  “十四五”期间,四渡赤水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十大红色研学优选基地”,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旅游案例成功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土城被评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国十大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上的黄金节点”等称号。

  习水红色旅游的亮眼表现源于系统谋划与创新实践。“十四五”期间,全县高标准建设四渡赤水培训基地,推出实景体验园等红色体验项目5个,实施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等红色文物保护工程11个。

习水县土城镇宋窖博物馆 供图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

  创新永不止步。以土城红色文博场馆为载体,习水正着力开发多元化、数字化深度体验项目,打造“活态博物馆”。科技已成为红色旅游的新引擎,在四渡赤水体验园,通过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模拟战场场景,结合实景布置与真人演绎,让游客亲自参与,切身体验红军当年“出奇制胜”的艰难与智慧。

  生态筑基,避暑经济激活一池春水

  七月炎夏,寨坝镇颐康园民宿业主杨老板忙得不可开交。“今年避暑游客比去年多了三成,32个房间早在一个月前就预订一空。”在他的民宿里,重庆来的刘老先生已连续入住第三年:“这里夏天平均气温22℃,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

  “十四五”以来,习水充分发挥毗邻成渝的地理区位和优良的生态气候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飞鸽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主阵地,做足绿色生态气候文章,大力推进“医养游”融合发展,打造以高端避暑度假为引领、中低端乡村民宿体验为支撑的避暑康养胜地。 

  习水先后被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协会授予“亚洲可持续生态景观奖”,中国生态学学会授予“中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称号,2024年,习水县还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称号。

每到夏季,到土河避暑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供图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十四五”期间,习水引进避暑度假项目28个,完成投资127亿元,培育建成乡村民宿1527家、床位26740张,成功申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人以上就业。

  酱酒添香,酒旅融合醉美八方宾客

  在习酒酒谷景区,江苏游客张先生举起手机,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建筑群收入镜头。“没想到工业旅游可以这么美,既了解了酱酒文化,又欣赏了建筑艺术。”

  酒旅融合已成为习水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十四五”期间,全县创建省级酒旅融合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四星级、五星级特色酒庄各1个。土城古镇入选“贵州首批十大酒旅融合景区”,君品习酒崇礼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习酒文化城 摄影 刘勇

  “我们正推动酒企与旅游景区、避暑地产、乡村民宿等链接,打造一批白酒经销商‘返厂游’精品线路。”习水县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探索“白酒+”赋能文旅新模式,不断实现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到2030年,习水计划创建酒旅融合景区3个,建成特色酒庄10个,开发酒旅主题文创产品150种以上。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习水已绘就新的文旅发展蓝图。以红色为底色、生态为亮色、酒旅为特色,这片热土正扬帆起航,驶向新征程,朝着“资源大县到旅游强县”的跨越升级迈出坚定步伐。“绿洲红城·醉美习水”的品牌必将愈加闪亮,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更多习水力量。 (文 罗利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