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天柱:扎实推进“三注重”工作 以家风文明赋能基层治理新篇章
2025-11-21 13:25: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将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创新工作载体、健全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三注重”实践路径。

家风学堂讲座

  深化阵地建设,筑牢“三注重”工作根基

  天柱县立足本地丰富的家祠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家风传承平台。

  家祠文化焕发新活力。天柱县依托全县保存完好的家祠资源,如渡马镇杨柳村杨氏家祠、龙盘村陈氏家祠等,将其打造为“家风学堂”主阵地。在这些古老祠堂里,村民定期围坐,聆听“爱心妈妈”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享家风故事,使传统的“家文化”与党的创新理论政策巧妙结合,让理论宣讲既有“党味”又有“土味”。

  “合约食堂”成为治理新载体。在坌处镇三门塘村等地,“合约食堂”不仅是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更演变为“合约食堂+法治”的基层治理综合体。通过“理论宣传二人讲”等形式,将未成年人保护、家庭家教等内容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使“长桌摆古”的旧习惯转变为“政策对话”的新形式。

  多元平台拓宽覆盖范围。天柱县构建包括“文艺讲堂”(如渡马镇杨柳村的非遗侗戏)、“爱心讲堂”(如联山街道惠民社区的“金凤姐姐”关爱留守儿童)、“云上讲堂”(线上视频课程)在内的“五堂联动”体系;同时,建成集教育、心理、关爱功能于一体的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内设家风学堂、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爱心妈妈”驿站、“金凤姐姐”工作室及琴棋书画等功能区,累计开展法治教育、家风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70余场次,服务未成年人超1000名,成为全县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的示范性平台。

“合约食堂”的工作人员在上菜

  创新活动载体,提升“三注重”工作实效

  天柱县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三注重”工作深入人心。

  评选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天柱县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并与“积分兑换”机制挂钩。如蓝田镇东风村实行“环境卫生+家风+积分”机制,村民可通过日常整治环境获得积分,在村内“积分超市”兑换物品,让文明习惯在“甜头”中养成。

  奖学重教涵养崇文风气。天柱县将“崇文重教”家风传承落到实处,多个村寨自发成立奖学基金理事会。如石洞镇汉寨村通过村民自愿捐赠、社会爱心助力募集资金,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子发放奖学金;渡马镇则在家祠中举办“祭祖+奖学”活动,让学子在庄重仪式中传承“勤学”家风。2025年,渡马镇有76名学子考入本科及以上院校。

  亲子互动深化家教指导。针对家庭教育需求,天柱县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技巧”主题授课等活动,邀请教育领域资深专家结合案例剖析亲子沟通问题,提供实用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需求,提升科学育儿能力。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三注重”工作长效

  天柱县将“三注重”工作与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形成长效推进机制。

  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天柱县将“两清两改两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家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将庭院整洁、孝老爱亲、公益参与等纳入其中,推动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凝聚多元主体参与合力。天柱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律师、“五老人员”等群体作用,组建了134支队伍共2177人的宣讲和服务力量,深入村(社区)开展主题活动。社学街道摆溪村更是坚持“爱心助学·情暖学子”活动8年,累计发放奖学金13万余元。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天柱县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专栏,发布《“两清两改两治理”明白卡》《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倡议书》,并结合少数民族语言宣讲红色故事和家风文化,使文明新风吹遍苗乡侗寨。

天柱县人民法院“金凤姐姐”与天柱县第三中学学生交流学习生活

  天柱县的实践表明,推进“三注重”工作必须扎根地方文化沃土、创新载体形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激发家庭内生动力,使家庭文明建设真正成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文/图 彭泽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