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态战略开阳行动实施意见出台

2017-11-03 10:40:32|来源:贵阳日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本报讯 日前,开阳县出台《关于大生态战略开阳行动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决策部署,围绕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建设,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实施大生态战略开阳行动。

  根据意见,到2020年,开阳县力争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力争达到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2%,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92%,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不低于85%。

  届时,当地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县域国土空间体系,实现山水林田湖融合、产城镇村园景一体。完成四大示范工程建设,即完成15个以上棚户区改造,高标准建成16个以上特色小镇,17个以上富美乡村,17个以上田园综合体。全县城乡功能协同、布局科学、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基本形成。

  自然生态体系更加稳定。以河流治理、山体保护、公园建设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洋水河、光洞河“变清”,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在县城中心城区、进出口通道及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基本消除裸露山体和迹地斑秃,百山示范点“变绿”;建成“百园之县”,人均公园绿地达28平方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更加显著,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绿色转型取得更大进展。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绿色为底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技术革新,确保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率达100%,绿色低碳循环的共享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等“四型”产业增加值比重大幅度上升。不断激活内生动力,做大做优一产、优化升级二产、提升拓展三产,形成多产业耦合的横向扩展、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实现工业高端化、农业高效化、旅游全域化融合发展。磷资源就地转化率达90%以上,黄磷尾气综合利用达到90%以上,磷渣利用率达到10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显著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显著提高。

  生态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深入组织开展绿色生活行动、环保公益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群众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构建起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变为全民自觉行动,贯通融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创建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庭和生态工业园区。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超过90%。

  制度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全面推进城乡“三变”改革,探索形成全县人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利益的新机制,激活城镇和农村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增值,加速释放资源红利,提升资源交换价值。基本建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制度体系。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房屋、林地、宅基地等资源要素确权,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颁证试点,建立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产权评估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中心、农村产权金融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县级农村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盘活农村存量资产,优化农村资源配置。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等制度不断健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基本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群众满意度超过80%。

  为实现上述目标,开阳县将坚守生态保护发展区理念,坚持主体功能区定位、严格执行“多规合一”、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城乡协同共建机制、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以融合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通过建立以洋水河和光洞河为重点的河流湿地综合治理机制、健全山林生态建设和修复机制、优化森林资源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着力创建生态功能示范区,以构建稳定自然生态体系;

  坚持生态产业互促互进,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资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以构建绿色融合经济体系;

  坚持法治理念贯穿生态建设,完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司法保障机制、用好大数据引擎动员全民参与监督、探索跨区域环保合作机制,以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

  着力强化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健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机制、完善市民生态行为倡导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公平共享机制,以营造公平共享生态文化氛围;

  建立生态文明责任制度,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探索绿色发展绩效考核制度,以严格考核评价追责问责;

  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鼓励金融部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技能型人才支撑、着力营造“四全四共”良好氛围,以凝聚合力推动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李春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