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骑兵”许朝正:扎根乡土的“农民艺术家”

2018-09-19 11:35: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中我一个普通农民,舞台上我是戏里扮演的角色,戏里戏外我感知着不同的生活。”9月18日,坐在自家院子里看新剧本的贵州铜仁思南“民间花灯王”许朝正感慨着自己的花灯人生。

“文化骑兵”许朝正:扎根乡土的“农民艺术家”

许朝正和伙伴们一起表演思南土家花灯戏  (供图 思南县委外宣办)

  一身黝黑的皮肤显现了许朝正农民的本色,粗燥的手和结实的手臂证明他经常劳动,时常疼痛的腰和大腿又反映出繁重的体力劳动给他身体带来的伤害,不能站立太久的许朝正喜欢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一张口、一瞪眼、一皱眉、一吼嗓,摆开臂、迈开腿,提袖抖腕开扇子,又立即让农民许朝正变身“花灯王”,舞台上一个个角色在许朝正跳跃腾挪中“活了起来”,带给人们欢声笑语和人生感慨。

  许朝正,1958年2月出生在思南县许家坝镇许家坝村上寨组一个痴迷思南土家族花灯戏的农民家庭。家庭的熏陶让许朝正13岁就开始跟着爷爷、父亲学习唱花灯、跳花灯。2012年,一身戏骨的许朝正获得贵州省级花灯戏传承人资格。他表演的“苏州哥”、“五送郎”、 “上茶山”、“不忘党的恩”、“ 採茶”等花灯剧也远近闻名。

  13岁就开始登台献艺的许朝正,花灯表演47年来,他不仅把土家思南花灯表演到了大江南北,而且一直视花灯艺术为生命,经常走村窜寨收集花灯元素。40多年来,正式演出了200多场次,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表演千余次,成了思南民间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还传承了5批次100多名徒弟。

“文化骑兵”许朝正:扎根乡土的“农民艺术家”

许朝正和伙伴们一起排练思南土家花灯戏  (供图 思南县委外宣办)

  在村里,许朝正和他同龄的堂哥许朝刚跟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两人一旦一丑,经常在一起表演花灯歌舞“二人转”。许朝正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受群众喜爱,大伙亲切称呼他为花灯剧里的“小活宝”。许朝正说,“思南花灯表演方式独特、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内容丰富,取材多样,构思精巧,语言清新,几乎乎覆盖了农耕文化生产、生活的所有内容。”

  思南土家族花灯,是土家族民间歌舞艺术的集中体现。演唱的内容多是思南土家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音乐轻快,悦耳动听,动作优美,生动形象。从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从而成为贵州戏剧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为人们喜闻乐见。

  “思南土家族花灯艺术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高台戏,这是花灯艺术演变历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许朝正介绍说,思南土家族花灯戏有扎实的艺术基础,不仅为人们喜闻乐见,而且还是土家族歌颂正义、反对邪恶、展现生活的重要方式。

  思南土家族花灯戏里的音乐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由于土家族花灯曲调繁多,风格各异,各地有不同特色,因而有花灯“不过寨,不过坡,不过界”的说法,土家族花灯音乐,传统伴奏乐器不多,但曲牌丰富。传统的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锣鼓诙谐活泼,它使用的锣比一般锣大而厚,声音坚实宏亮,远播力强,泼辣热烈,抨击时能发出“卜音”给人以乐观、坚实之感。所用的马锣刚脆,声音尖而美,有跳跃之感。常用的锣鼓曲牌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长路眼“、”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

“文化骑兵”许朝正:扎根乡土的“农民艺术家”

思南土家花灯戏  (供图 思南县委外宣办)

  思南土家族花灯戏的组织形式,既固定又灵活。各土家山寨都有固定的花灯队,有较为固定的排练场所,整齐的服装道具,有专人负责,各自都有自己特色节目,召之即来,来之能演。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土家山歌,思南县委、政府近年开始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品牌加以打造。

  嗓子一开,唱不尽乌江边上儿女情;折扇一扭,跳不完农家院坝新鲜事。在深入思南土家族聚居村寨采访时发现,土家族人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又积极参与,使这一民间花灯艺术形式影响着生产劳动、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

  “土家族人民既是山歌的创作者、歌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又是山歌的欣赏者,同时也是评论者。”许朝正认为,这种六位一体的土家族艺术形式使土家族花灯艺术得以传承,也是一定的历史阶段、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自然与文化的呈现,而其中对思南土家族花灯艺术影响最为明显的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民风民俗。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南土家族花灯艺术有了长足发展,许家坝镇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之乡”,农民许朝正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王”,思南“花灯戏”项目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涌现了刘胜杨、秦治凤、刘芳、刘义明、许朝正、寇源、罗实凡、洪以伦等花灯戏艺人,分别被国家、贵州省和铜仁市命名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思南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花灯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通过活动引领、文艺调演、外宣策划等方式,不断丰富花灯内涵,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思南”花灯艺术节,每年举办以花灯艺术为主体的比赛活动。

  “思南花灯戏是根植于农村,创作于乡土的民间艺术,未来也应坚持以乡土文化和农民农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英认为,许朝正似的“文化骑兵”,来于农民家庭,理解乡土文化,展现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技艺,是乡村文化振兴所必须的农民艺术家。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许朝正似的优秀农民艺术家作为思南山乡的文化使者,似群星闪烁,频频亮相国内外高端舞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思南土家族花灯戏在传承中不断弘扬光大,思南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因为土家族花灯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在宣传一些新政策的时候我们还专门请一些优秀的花灯表演者把政策编成花灯戏表演给百姓看,宣传效果很好。”中共思南县委外宣办主任赵昌余说,“思南土家族花灯戏是思南人生活化的艺术,影响着思南人的生活。”(思南县委外宣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