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招商为贵州注入新动能

2018-10-22 10:31:3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金秋时节,最动人心弦的就是收获。  

  2018年1至9月,贵州省引进项目5669个、新增合同投资额13409亿元、新增到位资金770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18%、11.6%,实际利用外资32.46亿美元,引进烽火通讯、光明食品集团、浙江大华等12家500强企业来贵州投资。  

  2018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两大行动”放在事关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来部署,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引领,全面动员、高位推动、精准发力。贵州省紧盯全年产业招商目标任务,落实“省带头、市推动、县落实”工作机制,狠抓产业链招商、先进生产力招商和对口帮扶招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活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从行动方案、组织领导、动员部署、督促调度等方面作出周密部署,产业大招商高位推动的力度、广度、频度为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联系点推进“两大行动”,分别率队赴韩国、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和港澳、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三角等地区开展产业招商,上门与优强企业深入洽谈,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为全省做榜样、提信心、鼓士气。  

  88家省直单位与联系点结成联系对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基层开展产业招商,前三季度,省直单位共开展产业招商调研234次,召开专题会293次,会同开展联合招商257次,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贵州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各地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组建产业招商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强力推动所辖县(市、区、特区)开展“两大行动”。前三季度,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98次,对接优强企业561家, 引进合同项目110个,合同投资额1554.7亿元。  

  88个县(市、区、特区)自加压力,快马扬鞭,引进了一批优强企业和项目落地。前三季度,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共带队外出招商1100次,对接优强企业4106家,引进合同项目728个,合同投资额4479亿元,围绕产业链招商意识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成效初显,引进了一批优强企业和项目落地。    

  在优化整治营商环境方面,我省印发实施《2018年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营商环境整治推进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方案》,聚焦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不高、涉企服务不规范、政府失信行为、涉企服务效能低下及第三方评估等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和整改清单,对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监督和优化,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曝光,推动全省涉及投资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整治。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产业大招商是我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我省狠抓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和优化的决心、举措,不断提升投资者来贵投资的预期信心。随着全省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动全省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5654个,投产项目3816个。  

  贵州省聚焦制造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业、大健康医养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五大产业,前三季度引进合同投资额13亿元的贵安新区超薄双玻太阳能组件及玻璃智能化生产、合同投资额19.3亿元的贵州双龙宝能数据科技城、合同投资额5亿元的镇宁县辣椒种植及辣椒油树脂萃取、合同投资额6.5亿元的息烽县团圆山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等五大产业项目3995个、新增合同投资额7019.7亿元,五大产业已成为外来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  

  贵州省聚焦国内外一批先进生产力和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企业,前三季度引进浙江露笑集团、上海康恒环境、海南神农基因科技等优强企业807家。  

  贵州省聚焦产业扶贫抓招商,前三季度65个贫困县引进项目3483个,合同投资额699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引进山东通达现代农业集团、湖北裕国菇业、广东粤旺集团等307家农业优强企业投资389个农业类项目,合同投资额640.7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  

  贵州发展前景美,投资贵州正当时。省投促局局长马雷表示,贵州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产业大招商,全方位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真正让国内外客商投资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爱上贵州,与贵州结成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记者 余昌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