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车间党小组“咱们的贴心人”

2018-10-24 09:44:1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这几天正联系木工师傅,准备把老家寨子上的房子整改做成自己的银饰工作室”,银匠穆修和说,“以前在贵阳打银子的老工具已经搬回来了。”穆师傅是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的村民,获得过“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大师”、雷山县“八强银匠”等称号,在贵阳闯荡了多年,眼看着老家的银匠工坊做得火火热热,准备回来上马自己的银饰车间。

  雷山县西江镇的乌高、控拜、麻料三个村素有“中国苗族银匠村”的美誉,毗邻西江千户苗寨。世代相传的银饰锻造技艺有600年以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多数村民从事银饰锻造行业。前几年,村里的银匠师傅都是走南闯北,哪里有银饰手艺活就去哪里就业,银匠成了离家的“候鸟”,祖传技艺在漂泊中不断流失。 

  让“候鸟”返巢,助推脱贫攻坚,是雷山县党建脱贫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该县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创新机制,在村里的工坊车间建立党小组,使党员活跃在村寨和车间,深度融合开展工作。采取“车间党小组+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十户一体”党社联建等工作模式,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以银饰、刺绣等非遗文化为基础,通过大力开发民俗文化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从建工坊、传技艺、联部门、联高校、跑订单等方面入手真抓实干,取得实效。仅麻料村2018年就建起了农家乐和农家客栈5家,银饰家庭工坊14个,并建立了非遗传习所和高校实训基地,以利益联结等方式惠及贫困户,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现在在家里就可以接到订单,蹲在村寨里做的银饰都供不应求了。”麻料村党员潘国锋告诉笔者,“看到工坊订单有了,寨子来体验的游客多了。在外银匠纷纷回家发展。”谈及车间党小组,响应号召回村里开办银饰工坊的李世华说:“车间既有党员懂技术,又有党员帮找资源。在家里干着比我往年在外打银饰划算多了。结合银饰工坊,工作队又帮我出主意建起农家乐,今年国庆期间忙不过来哟。” 

  此外,雷山车间党小组还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找就业、寻门路,帮村里壮大村集体经济等,获得了众多好评,被群众称为“咱们的贴心人”。(通讯员 周柱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