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准扶贫”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8-11-19 14:19: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云|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杨云):从“买包盐巴要一天”到“客运车通到家门口”,从“只种苞谷吃饭靠救济”到“‘一种三养’产业逐渐壮大”,从“政府推着走”到“群众主动干”,发生在贵州麻山腹地国家一类贫困乡敦操乡这些点滴变化,折射出当地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信心一天比一天更坚定。

  初冬时节,山里已经充满寒意。走进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一排排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移民搬迁房分外显眼。平直整洁的街道上,身着苗族、布依族服装的群众来来往往。移民新区里新建的幼儿园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面对此情此景,谁能想到,很多人的眼里还是“穷山恶水”的敦操乡6年来发生了巨变。

贵州:“精准扶贫”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贵州黔南山区进行的林下鸡养殖助力群众脱贫  (摄影 杨云)

  6年前,外地人到敦操乡斗麻村走亲戚,通村公路还是盘旋在半山腰的碎石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几百米的深谷,坐在车上的人被一路甩来甩去。如今,平整的水泥路已经直接通到村里,在转弯险要处还有护栏等设施。

  “变化日新月异。”斗麻村大地组村民周大相说,“以前进出村的路都在山上,坑坑洼洼、又陡又窄,遇上下雨天,滑溜溜的,不小心就摔跤。” 因为路不好,很长时间斗麻村村民饲养的大肥猪要宰杀好才能背出山去卖,大件物资运不进来,发展滞后,生产生活十分不便。改革开放40年来,历经土路,石子路,水泥硬化路,平整的道路一步步修到了周大相的家门口。

  如今,敦操乡平整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目前,敦操乡有6条硬化公路。未来两年,乡里已经启动的“四横四纵”城镇路网建设,除整寨整组搬迁的村民组之外,全乡62个村民组将全部实现通组硬化路。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深居大山的贫困群众脱贫门路少,等靠要思想较重,生活非常艰难。近几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山门”逐渐打开,群众的致富门路也多了起来。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吸引了更多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乡发展,他们也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如今,在敦操乡,贫困群众坐等政府“送钱、送粮、送物”的现象大大减少。看到脱贫希望的群众开始主动找政府要政策、要项目了。

  在敦操乡的移民新村,从大山深处搬迁出来的群众的生活更是“与时俱进”。在扶贫生态移民政策支持下,搬迁户谢加清从不通路的老家搬到了乡镇上,做水果生意、打零工。他的家里,有独立的厨房、带热水器的卫生间,电冰箱、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已经完全是“新城镇人”的生活状态。

  敦操乡的变迁是贵州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从探索致贫原因入手,解决导致贫困的思想、环境、资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难题,保障群众利益,标本兼治,深入研究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络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毕节赫章县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一座建在4000余亩香葱基地旁的配货厂房里,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货。收获、清洗、装配,已经形成一条流水线。香葱基地涉及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6个村2888户12085人。 目前,香葱基地已带动518户贫困户以“特惠贷”资金入股香葱种植企业,成为企业的“产业合伙人”。

  记件付酬,多劳多得。入股农户的收益有了租金、工资、分红等多重保障。一年多来,赫章县级财政按每1000亩投入300万元(人民币),解决香葱基地喷灌、机耕道、沟渠、动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企业按“企业+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利益链接机制,组织生产发展香葱产业。截至目前,香葱基地生产的“夜郎香葱”已销往上海、重庆、广州、贵阳等十余个城市。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曾经因地处偏远,无支柱产业,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国家一类贫困村。“骆象四面坡,干田黄土多;家家种茶树,遍野起绿波。”这段顺口溜成了骆象村昨天与今天的真实写照。

贵州:“精准扶贫”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贵州铜仁利用茶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摄影 杨云)

  为支持骆象村发展,江口县在骆象村多批次投入生态茶产业扶持资金,启动农村能源、绿色环保、退耕还林和“一事一议”工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方式,采用企业支撑和龙头牵引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目前,茶园种植面积16000亩,成熟可采茶园面积7500余亩。

  随着该村茶产业的兴起,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返乡到茶园务工或发展茶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16000亩茶园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脱贫“绿色银行”。

  既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从扶人“给产业”,到扶智“给机制”,再到扶志“给动力”,三个“给”层层递进,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背后凝聚着贵州扶贫的工作智慧和为民情怀。

   “对贵州来讲,实施精准扶贫,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认为,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才能够一户一户摘下贫困帽,一家一家实现致富梦。

  精准扶贫,将成为贵州打通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快速通道,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抓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