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发展理念生根开花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19-02-18 16:33: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周文进|责编:葛宁远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报道(杨云 周文进 黄傲霜):新春时节,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边,几只水鸟正在生态绿化林里悠闲地觅食,相隔数米处,生态绿化林巡护员正在为树木做防风固定。这样人来鸟不惊的和谐图景在红枫湖已成为常态。

  “以前,人们沿湖土地种植玉米、水稻,使用的化肥、农药污染红枫湖,这里曾一度见不到什么水鸟。”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组村民、生态绿化林巡护员李朝顺说:“现在,我们加强了湖区生态的保护,沿湖种植生态绿化林,发展生态农业。湖区生态好了,走在湖边,不时能见到觅食嬉戏的水鸟。”

  红枫湖与百花湖、阿哈水库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为贵阳市城区提供了近60%的用水量,是贵阳市民珍贵的“三口水缸”。从2007年开始,清镇市政府加强红枫湖保护管理,严格保护红枫湖水源地生态,按照“加速发展、强化保护、调优结构、做强产业”的要求和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城郊农业的发展思路,坚守发展与保护两条底线,积极探索山区都市生态型现代高效农业模式和技术路径,着力引导沿湖群众上岸,主动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

(急稿)贵州:新发展理念生根开花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贵州清镇红枫湖(摄影 杨云)

  一群水鸟贴江而飞,相隔数米的江边,思南市民悠闲垂钓,这样的生态美景每天都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乌江呈现。思南城区乌江边的污水处理厂内,流进水池的污水,经过数十道生物工艺处理后,变成清澈的一级标准A标准水。在思南乌江沿岸乡镇,10座污水处理厂正在高速运转进行水质净化处理。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是联系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生态廊道。乌江发源于贵州威宁,流经黔北、黔东、渝东南,全长1037千米,是贵州省第一大河。

  “以前沿江一些企业违规排污,江边臭气熏天,见不到什么水鸟,江中鱼也少了。”思南市民王军说:“现在政府引导沿江居民种植生态涵养林,渔民上岸‘换饭碗’发展生态农业,思南乌江变好了,变美了。”

  “如今,凡是县域内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能找到负责的河长。”思南县河长办主任张翔说。

  在中央作出全面推进河长制决策部署以来,贵州迅速建立起省、市州、县区、镇乡及村的五级河长制体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动员的全民治江模式成就了贵州的青山绿水。现在,在贵州境内,三大河流内的20000多亩养殖网箱,除了规划保留的6000多亩养殖网箱,其余全部拆除。而对于原来的渔民,政府则引导扶持他们上岸转型“换饭碗”,吃上“生态产业饭”。

  “以前放眼望去,村里全是荒坡,大风一起尘飞扬。”地处乌江边上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板场镇大松村村民曾庆煌说,过去大松村因为滥砍滥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急稿)贵州:新发展理念生根开花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贵州乌江(摄影 杨云)

  “这几年政府号召种树,树种起来,村里的风景美了,乌江水更清了,石漠化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对生态的改善,曾庆煌深有感触。多年来,通过反复种植,加上保护措施得当,该村已种植松树和柏树1000余亩。如今的大松村,处处郁郁葱葱,不时传来虫鸣鸟叫声。

  厚植绿色的何止一个大松村。近年来,一个又一个贵州大山里的乡村得益于生态恢复而焕发生机。

  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盘龙村,莽莽群山中的高石坎林场连绵起伏。“刚上山的时候,高石坎到处都是荒坡,基本没有成材的树木,为了国家用材,那时的工作就以植树造林为主。”村中年过八旬的老护林员罗运仙说:“几代护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厚植下这片山林。”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罗运仙等老护林员已是白发苍苍,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如今已变成1.2万亩苍翠的林海。

  一直“靠山吃山,临水就水”的贵州省德江县高山镇洋山河景区村民,对木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以前滥砍滥伐、诱捕动物的现象经常发生,洋山河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富了一时财路,毁了子孙活路。”近年来,为保护洋山河景区生态环境,当地政府积极动员周边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洋山河再次“披绿”,生态环境变美了,来的游客多了,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懂绿”了,不断加入到保护洋山河生态环境的队伍中。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通过多年的努力,一度鱼虾绝迹的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金厂河,变得清亮明洁,山坡上树木葱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区域性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金厂河的水质达到国家水质一级标准。山青了,水净了,村美了。当地村民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打上了“生态牌”,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急稿)贵州:新发展理念生根开花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贵州大数据产业展示(摄影 杨云)

  “苦甲天下”这一说法曾让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全国闻名”。曾经的海雀村土地贫瘠,村民只能用树丫搭起“杈杈房”。由于当地毁林开荒,致使水土流失、黄沙漫天,每当狂风骤起时,村民居住的“杈杈房”经常被大风吹倒吹毁。

  海雀村的情况,只是当时贵州贫困状况的冰山一角。一份198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毕节市8个县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69%,当时毕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84元,垦殖指数高达62.7%。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贫困地区的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突围。

  时任海雀村村支书的文朝荣决定抓住政府免费提供树苗的机会,独自到100公里外的水塘乡拉来树苗,带领村民上山植树造林,在10000多亩的荒山上种下华山松、马尾松。“父亲不仅自己要干,还坚持要我们几个儿子跟着他一起上山干,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跟随父亲文朝荣治理生态多年的文正友说:“如今,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并被全国绿化委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30年过去,数据显示,毕节试验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1%下降到8.8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署长海伦•克拉克评价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贵州加快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整合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油茶、竹子、茶叶、核桃、精品水果、花卉苗木等生态富民产业,以及林药、林菌、林禽、林菜等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这些重要论述,让贵州全省对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9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18.6万名干部群众来到各地的义务植树点,栽下红豆杉、海棠等130多万株树苗,据悉,这项活动已经进行了五年。如今,绿色已成为贵州靓丽的名片。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贵州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57%,中心城市和县级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平均比例分别为97.2%和97.7%。

  大数据、旅游业是贵州发展新兴产业的着力点。近年来,贵州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使旧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加快形成。加快酒、煤、电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贵州着力推进新医药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