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 乡村旅游助力村寨华丽蜕变

2019-04-08 11:49:10|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实践证明,只有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留住优秀的民俗文化、山水文化、乡土文化,才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助推村寨华丽蜕变,让贵州的大村小寨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笔者曾在贵阳友人陪同下,到贵阳市南明区干井村旅游,那里有四季飘香的果园、绿油油的菜地、大面积的植被,是一个风景秀丽、民俗淳朴、特色鲜明、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美丽村落。干井村的果蔬种植、苗族刺绣,让很多城里人心生欢喜,林间鸟叫虫鸣、田间蛙声一片,优雅恬静的环境,令人流连忘返。干井村的生态种植养殖、传统工艺让游客乐此不疲,尤其是苗族刺绣服饰更是闻名遐迩,苗族服饰、配饰、挂饰、家庭装饰、木偶、玩具等作品,具有很高的民族艺术价值。  

  干井村的乡村旅游实践启示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挖掘和开发乡村旅游品牌,不仅要有创新意识和开发思维,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才能把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我省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各地村情村貌独辟蹊径,生态种植养殖、传统工艺别有一番洞天,既为农民群众开辟了生产生活的新门路,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发展乡村旅游最根本的就是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结合乡情村貌独辟蹊径。要通过大力恢复乡村美好记忆和文明生活方式,为美丽乡村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赋予现代化农村更多文化意蕴。并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贯穿其中,把民族艺术与乡村旅游活动融为一体,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民风民俗蔚成风气。同时,以乡村旅游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使自然生态、文化传承、文明礼仪与乡村振兴结伴而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建设美丽乡村,还要在挖掘乡村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上下足功夫。我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村居华丽蜕变,不仅为城里人开辟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让城里人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而且还为乡村振兴释放了新动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乡村旅游与生态种植养殖、传统工艺和风土人情有机融合,激活乡情乡韵乡愁。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弘扬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引导农民群众走向致富路,是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只有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留住优秀的民俗文化、山水文化、乡土文化,才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助推村寨华丽蜕变,让贵州的大村小寨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 王传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