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愿为探索应急管理新路子贡献“贵州智慧”

2019-04-13 18:32: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经过多日奋战,在应急管理部大力支持下,由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开发的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于3月31日7:45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意味着贵州省在信息化实践中率先迈出了坚实一步。这套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监测预警系统,将全国划分为19个计算区域,共覆盖52万条小流域、5万条中小河流和670万个计算断面,在15分钟内就能实现全国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发布,实现了“一张图”掌握全国汛情。

  治未病:强调监测预警

  通过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还对全省一季度及全年水旱灾害风险提前做出了研判分析。预计2019年全省降水总趋势是“平偏丰年”,并根据预判能指导各地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在实践中实现了用科技手段推进工作创新。

  “通过探索,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清晰的技术路线,愿意为全国各级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杨朝晖曾就“云计算”和“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专题向应急管理部进行汇报。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省安全生产历史欠账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科技手段对强化监测预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这,也是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以实际行动坚决践行应急管理部“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要求的一个缩影。

  按照应急管理部“蹄疾步稳、急用先行”的要求,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坚持“边组建、边应急”和“边开发、边应用”,去年组建以来,始终将现代科技运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大引擎来统筹谋划全局工作。

  目前,该厅初步构建了以贵州应急管理云、全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系统、贵州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三个系统为主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

  “厅党委将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重点安排,多次强调务必要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总体工作原则,切实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满足全省应急管理工作需求。”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负责人彭震说起工作,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把自己比作是‘服务员’、‘守门员’和‘导航员’,力争务实高效、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部里多次强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对履行好职责使命至关重要。”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冯仕文数次专题听取信息化工作汇报,指出顶层设计的核心愿景目标是“世界一流,贵州方案”,强调信息化要与大国应急管理地位和贵州大数据战略地位相符。

  为确保信息化精确性,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连续数月反复论证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始终坚持把信息化与全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一体规划、同步推进,努力为探索应急管理新路子贡献“贵州智慧”。

  高标准、严要求之下,既是贵州省切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的具体体现,也是全省科学规划、抢抓机遇的生动实践。  

  建平台:推动全省“一盘棋”

  毋庸置疑,网络是进行信息化的前提条件。“网络就好比是信息化的血管,离开了网络支撑,信息化无从谈起。”说起网络的重要性,彭震这样解释道。作为一个组建不久的单位,贵州省应急管理厅面临着千头万绪的工作。网络从哪里来?这是首要考验。

  3月21日,《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顶层规划设计》顺利通过专家论证。专家一致认为,这对于推动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贵州应急管理云”正是全面基于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进行构建的,与“云上贵州”是一个完整体系,这在数据资源的获取上取得了一定优势。

  与此同时,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不拘一格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与内网、消防指挥调度网、互联网及通用卫星等,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为我所用”,初步建成了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着力打通信息化血脉通道。如果说网络是进行信息化的血管,那么数据就是流淌着的血液。可以说,谁拥有“数据权”,谁就拥有了“制胜权”的条件。

  结合《贵州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 年)》和《智能贵州发展规划(2017-2020 年)》等规划要求,当前贵州省正在加快建设“数字贵州”,在信息化建设的高速路上驰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与应急管理部大力推进的信息化建设不谋而合,也为贵州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获取数据资源提供了现实基础。

  着眼于全省应急管理“一盘棋”的规划和要求,贵州省围绕灾害事故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及事后四个阶段,充分运用基础应用、风险管理、信息处理、辅助决策等18个原有功能应用系统,建起了基础信息、地理信息、事件信息等9大数据库,并部署到省级有关单位和市、县及乡镇基层组织,基本满足了全省应急管理正常工作需要。

  目前,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已对水利、安监、森林防火、民政、消防等8个转隶单位系统完成了“物理接入”,实现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和指挥调度工作需要。在积极推进纵向连接的同时,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将横向连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建立纵横相连的工作构架。

  截至目前,已有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等近100个单位接入了贵州省应急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横向覆盖。同时,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88个县及其部门、1379个乡(镇)均统一部署了贵州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系统应用纵向贯通,初步形成了快速有效的应急指挥网络,省、市、县三级消防指挥网也已全面贯通。

  结合贵州喀斯特地貌特点,考虑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慢、传输困难等实际问题,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还依托互联网建设了一套云视频指挥调调系统,同时研发了手机APP。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都能通过云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或者手机APP终端第一时间随时实时了解现场情况。

  通过以上平台和系统,贵州省应急管理厅通过建立视频会商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实现了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重要路段实时监测监控,目前采集了各类隐患近2000条。

  经过努力,贵州已初步探索出了以加强常态风险监管来防范重大风险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张图:提高应急管理反应能力

  “信息化最终是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开展各项工作。”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一直强调,信息化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引领各项工作实现现代化。

  随着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开始凸显。

  去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2日,贵州省遭受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调最大的低温雪凝灾害性天气,这也是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组建以来遭遇的第一场硬仗。

  在一周的抗凝冻、保安全、保畅通、保民生战斗中,贵州省应急管理厅通过监测预警和指挥平台及时协调各地,确保了指挥调度的及时进行。

  1月1日,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接到黔南州荔波县管道燃气储存量少的信息,紧急调运5600方管道天然气到达,解决了全县居民10天的供气量,确保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维护了社会秩序。

  贵州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1179毫米,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频发,给全省防汛带来了严峻挑战。

  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贵州省打破传统预报理念,从全球的角度进行洪水预报,研发的大数据洪水预报模型和降水模型,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化,从历史到未来全时序的多元数据“一张图”管理。

  “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和水文气象预测,2019年全省全年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洪涝干旱并重。”彭震说,大数据统计了1985年至2019年34年间贵州省历史降水资料,预测今年年降水量为1250至1350毫米,最大为1600至1700毫米,其中最大年降水量将主要发生在遵义、黔西南及铜仁等地。同时,大数据还对4至9月份全省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

  “有了这些数据资料,对提前加强防范、采取必要工作措施肯定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彭震充满信心。

  “信息化就是智能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将信息和数据平台化,最终实现工作的现代化。”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荣一边指着电脑上全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上的数据一边说,“比如要查看全省应急资源情况,随时就能看到。但在省厅刚组建时,却不是这样的。”

  刚组建时,工作人员是用传真机和电话报信息,再录入电脑,效率低不说还有可能出错。“现在好了,我们要看有关数据可以随时查阅和调用,比纸质的更易保存还更准确、方便。”李荣坦言。

  今年2月,贵州省就做好应急救援力量数据信息录入和“应急一张图”编制工作发出通知,明确指出将依托贵州省应急平台推动实现分类别、分区域、分灾种应急救援力量“一张图”管理。这也是为实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各类应急资源的统一汇总做出的积极准备。

  为此,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排出了时间表:4月底前完成应急援队伍及装备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专家资源、医疗救护资源、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数据和应急机构信息数据采集录入。5月份后则进入常态化工作阶段,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作为全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地区之一,贵州省已于去年11月底成功举办了由应急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地区培训研讨班,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这些对于助推信息化在贵州落地生根有着实际意义。

  不过,信息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在先行先试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但贵州省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等方面还有差距,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

  作为组建不久的单位,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的很多工作还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专业人才紧缺及资金缺乏等都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数据烟囱,也是摆在贵州省面前的切实现状。

  看似平常最崎岖,成功容易却艰辛。尽管前方仍有荆棘,但是贵州省按“三年三步走”的整体目标,依旧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地走在信息化道路上。

  贵州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将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到 2022年,再上一个台阶,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及人性化服务。(文 张安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