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石旮旯变“花果山” 荒山坡成“绿银行”

2019-09-11 13:27:19|来源:人民网|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梭筛桃刚下树一个月,陈登洲便开始忙着给桃树剪枝,“朝天枝不结果,背枝果不甜,唯有45度斜枝最好,要充分保障其生长的空间和养分。”。与桃林相伴27年,陈登洲早已对桃树的种植和养护技巧熟稔于心。

  陈登洲家住贵州安顺市普定县陈堡村梭筛组,这里山高坡陡、乱石嶙峋,石漠化率高达95%,曾被专家预言为“不适于居住的地方”。“绝地求生”的梭筛村民,自1994年与桃“结缘”,通过撬石凿岩,湖岸客土,一个岩窝一棵树,最终让荒山石岭变成了“桃花源”,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市州)贵州安顺:石旮旯变“花果山” 荒山坡成“绿银行”

石漠化治理前的梭筛。

  事实上,这只是安顺实施石漠化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造林绿化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让石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创造了石旮旯里的“绿色幸福家园”。

(市州)贵州安顺:石旮旯变“花果山” 荒山坡成“绿银行”

梭筛曾今的”乱石堆“如今变成了“桃花源。

  穷则思变闯新路 誓要石山变绿

  作为石漠化的典型集中地区,安顺的石漠化面积达32.4%,山地多、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曾是安顺的真实写照。

  在陈登洲的记忆里,过去的梭筛并不贫困。20多年前,坐落在“桃山”脚下三岔河边的123户300多梭筛村民,凭着沿河肥沃的土壤和优越小气候,生活还算富足。1988年,国家在此动工修建水电站,梭筛人被迫退居山腰,良田好土被淹没,仅余86亩陡、瘦、散、远的石旮旯地谋生,石山既不保水,也保不住土,村民一度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中。

(市州)贵州安顺:石旮旯变“花果山” 荒山坡成“绿银行”

梭筛:春满人间桃满园。骆世明 摄

  “全年产粮不够半年吃,家家户户吃的都是包谷饭和野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往里掺点白米。”陈登洲说,那时国家虽然对后靠移民有一定补助,但远不够村民的生产生活所需。更不幸的是,每到夏季暴雨来袭,山洪四处爆发,不仅把岩缝里仅有的一点土冲刷殆尽,时常还伴有大石头从山顶滚下,村民在山上提心吊胆,而山下河水则浑浊不堪。

  对面恶劣环境的威胁,有些人选择外出务工,举家搬走,而留下来的村民,则意外发现石缝虽长不出庄稼,却可以长出硕大的桃树。于是,大家拿起钢钎、大锤等工具,把小岩窝凿深垒大、岩石缝凿宽刨深,把凿出的岩石垒在桃树周围作为“树盘”,再沿着崎岖的山路到夜郎湖边一箩一箩背淤泥,把岩窝、岩缝填满,给桃树安家。

  撬石凿岩20余万吨,湖岸客土40万立方米,20多年的时间里,梭筛村民种下桃树20余万株。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梭筛的桃树品种得以不断优化,200个蓄水池、50个灌溉小水窖、12公里通组道路和机耕道等相继建成,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也顺利注册,梭筛桃因果肉脆、果味浓、上市早名声在外,每到采摘季,桃子不出村就有省内外批发商上门订购。2015年,“梭筛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销路更俏。

(市州)贵州安顺:石旮旯变“花果山” 荒山坡成“绿银行”

梭筛村民正在种桃树。

  “自从梭筛种上桃树,河里的水再也没有浑过,大家收益也越来越好,过去出去打工的人家都回来种桃了。”陈登洲说,如今的梭筛,山上有树,林中有路,山下的夜郎湖,更成为了安顺人民的“大水缸”,润泽着千家万户。每年桃花盛开时节,从全省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涌入梭筛赏桃花,停在路边的车超过200辆,曾今荒芜的小山村,正变得越来越热闹。

  在安顺,如此群策群力向石漠化宣战的案例并不少。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着力解决生态修复难题,安顺市自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建设经济林、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等一系列工程实施,向石漠化发出挑战。

  截至2018年,安顺共投入资金5628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110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174万元),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087.24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占全市国土面积比重由32.04%减少到20.31%。森林覆盖率从2014年的44.63%提高到2018年的56%,有效改善林业生态功能,为安顺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者 李枫 孙远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