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2019-10-10 13:50:34|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金秋时节,记者与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专家一行来到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平寨村。从水泥小道上眺望,一排排发电风车笔直的矗立在绵延的山上,山下是一层层错落有致的稻田,稻田里是一株株被果实压弯腰的谷穗,轻风拂过便左右摇曳,犹如金黄的花冠。

(社会)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在摇曳的谷穗中,村民们正在割谷、打谷、运谷、晒谷、收谷,天地乡村间满是丰收的景象。

  “加把油,田里所剩谷子不多了,趁天气好,赶紧收完。”离水泥小道不远处,村民李明益穿着防水胶鞋,穿着围腰,手里抱着一簇稻谷穗往打谷机里放。

  李明益今年65岁,今年共种植水稻7亩,已经收割3亩。

  “如果全部收完,8000多斤谷子没得问题。”谈及今年的收成,李明益很爽。

(社会)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打好稻谷,李明益特意购买了一台新的打谷机。“以前打稻谷都是手工,打在木质的稻谷箱里,然后用口袋装起来背回家。”李明益说,手工打稻谷慢得多,一天最多五六百斤,但打谷机可以打一千三百多斤。

  看着割下的稻子渐渐多了起来,李明益发动打谷机,拿起一把把稻谷塞进机器,打谷机顺势“吞掉”送进来的稻子,“吐出”饱满的稻谷,家人在一旁拿着口袋接住打出的稻谷。两个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一会儿,一口袋稻谷满满当当。

  机器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传递着李明益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水稻丰产,离不开他们的帮忙啊。”李明益说。

  2017年前,李明益种植的水稻是老品种,产量不高不说,还容易惹“病”。

(社会)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是以前种的水稻品种大都为粳稻,在栽下秧苗开始就要下大力气,一不注意就会惹上稻瘟病,所以就得加大打农药的频率和增多农药品种;此外,一往稻田里施肥料野草比秧苗还长得快;最闹心的是,一遇到秋风较多的年成就得减产,甚至是绝收。年成好的时候每亩也就收500来斤。”李明益说,去年(2018年)起,在省农科院水稻所陈文强研究员指导下,我开始试种他们选育的特早熟优良品种,第一年亩产就超过1100斤。

  李明益口中的他们是谁?正是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陈文强、周乐良等科研人员。

  为使山村农村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年初,结合花溪高坡、龙里草原等高山温凉的生态条件,陈文强选择了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新组合“源两优5325”,试种在海拔1500多米的平寨村,开展试验示范。

  “贵州山区地势西高东低,立体生态特征显著,水稻从200- 1800米海拔均有种植,特殊生态环境多样,试验在高海拔温凉水稻生产环境条件下进行,立足验证“源两优5325”等特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在海拔较高地区的生产适应性,可筛选出适宜该类区域种植的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稻品种。”陈文强向记者介绍,平寨村最高海拔1560米,常年多风,缺少固定水源,是典型的“望天水”区域。

(社会)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陈文强为组长的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源两优53525”课题组就进驻了平寨村。

  如何让群众改变种植习惯,使稻田里的粳稻变成籼米,真正让农民增收,省农科院水稻所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选育课题组专家们来到农户家中。

  首先是动员一批农民试种适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新组合,而村民李明益就是其中之一。

  试种结果,2018年,李明益比原来亩产多增收200多公斤谷子。“按每公斤3.4元算,收入的增加不是一分两分。”李明益说,去年仅仅是卖谷子的收入就达到了5000多元。

  有了李明益第一批农民的带动,又得到陈文强等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今年周边的150多户农户开始扩大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新组合的种植,平寨村和邻近的村寨扩大种植500多亩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新组合。

(社会)高山花冠!贵州选育特早熟水稻逆袭1560米高坡

  其次是科研技术人员常年住在村里,随时解决农民遇到的疑难杂症。

  再次是倡导农民生态种植方法。

  “最让我担心的就是农民会按照传统习惯,动不动就往水稻秧苗上打各类防病防虫药,动不动就往水田里施化学肥料。”研究员周乐良说,推荐在当地试种的特早熟优质杂交籼米新组合具有抗病性好,栽培管理简便等优势,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对少,当地村民家中基本上都喂养有猪、牛、马等家畜,经过适当处理的农家肥,可以满足对肥料的基本需求,让农户投入少,产出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苍穹之下,绿水青山间,金黄稻田中,“玉带”小路上,“洋楼”民舍里,村民们和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一起正以“科技、生态”的双手编制乡村美丽而富饶花冠。

  【评论】花冠献给科技创新者

  马仲星

  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在场景中,贵州农科院地研究人员与地道的老农没有区别,都是黝黑的脸庞,都是一样单纯的笑意。而面前的金色的谷海,是农民丰收的见证和研究员们的心血凝成。稻穗弯下了腰。

  研究员周乐良至今对20年前在海南制种时遭遇毒蛇缠绕心有余悸,说上天让他不死,就是要让他多育几个稻种。研究员陈文强对指导农业公司育出市场价每公斤30元的水稻心旌摇曳。

  那一刻,我想到,科技人员创造了花冠,也最有权利顶戴这些花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到自己的手上去。”对于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跃升的国度,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以及以粮食为基础的产业,何等重要不言而喻,何况还有一个因需求的提高需要供给提高的因素。

  贵州农科院建立已逾114年,百年农科人正是在面对大自然,面对贵州立体生态,面对百姓需求,面对市场变化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在汗水和智慧的交融中,不断地选育新品种,不断地自我创新和叠代。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让我们将那些花冠献给编织花冠的人,那些科技创新者。(裴晓红 记者 田牛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