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紫云:新型职业农民养成记
2020-07-17 15:20:08来源:安顺新闻网编辑:周文进责编:李佳艺

  “辣椒下周开始采收,先到地里看辣椒的品质,价格可以再商量!”7月15日,迎着午后的阳光,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辣椒种植基地,农民李井荣一边忙着接听采购商的电话,一边忙着指导工人忙活。

贵州紫云:新型职业农民养成记

  在这个紫云自治县西北角小山村村后的坡地上,300亩连片的辣椒地打理的非常干净,树上的辣椒饱满,挂满枝头,看起来很喜人。

  “正是在农村产业革命的春风吹拂下,才让我们山区农民也能参与到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进程中来。作为大山里的农民,村里的辣椒能取得今天的规模和成绩,离不开产业革命这个大环境,我也希望能在新型农民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带领更多乡亲共走致富路!”从过去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普通农民到管理经营300亩高效辣椒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李井荣如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农民成长之路。

贵州紫云:新型职业农民养成记

  李井荣出生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中。“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处紫云西北角的洛麦村山地多,耕地少,李井荣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与村里的大多数农民一样,靠着在山里种植玉米为生,种了大半辈子地,日子穷了大半辈子,村里有想法的年轻人,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寻求生计。

  守着一亩三分地,在村里已苦了大半辈子,2017年春节过后,李井荣终于下定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在亲戚的带动下,李井荣选择来到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一个辣椒基地打工。

  虾子镇以种植辣椒而出名,拥有成熟的辣椒生产技术和完整的辣椒产业链,坐落在该镇的中国辣椒城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两年时间,通过与有经验的辣椒专业种植大户学习,李井荣熟练掌握了管理与种植技术。

贵州紫云:新型职业农民养成记

  2019年是李井荣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关键之年。前一年的打工经历,学好辣椒种植与管理经营,他选择重新回到家乡洛麦村,一头“栽进”辣椒种植的探索之路,从土地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第一次在村里试种辣椒,不敢种多,李井荣只租了6亩土地。村里都说李井荣能吃苦,从平整土地到辣椒丰收,他每天都在地里劳作,遇到干旱天气时,白天阳光火辣辣,他从坡下挑着水到辣椒地里一株一株为苗浇水,有时干到晚上10点多......

  一滴汗水就有一分回报。在李井荣的精心管护下,辣椒产量高,每亩地达到6000斤左右,加上去年的辣椒价格行情好,每斤均价卖到2.5元,除去成本,他第一年就赚了7万多元。

  因为李井荣勤劳,辣椒管护好,收购他辣椒的客商,都说他的辣椒品质好。因此,有外乡的的老板多次邀请李井荣提供技术种植辣椒。

  “对方给的条件不错,但我们有意把像李井荣这样的能人留在村里发展。”洛麦村驻村第一书记严召波说,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村里打算在村里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再示范带动村民一起发展。

  今年过完春节,李井荣在严书记的动员下,转变过去传统种植观念,选择留在村里规模化发展辣椒产业,真正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贵州紫云:新型职业农民养成记

  “我空有辣椒管理与种植技术,没有产业发展资金,辣椒规模也很难做大。”李井荣说,在村合作社的协调帮助下,利用村产业发展资金,一次帮他在村里流转了300亩土地,辣椒种植受益采取五五分成。

  纵深推进产业革命。今年春,紫云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紧扣“两红一芯”调结构抓生产,全县计划种植红芯红薯4万亩、红辣椒3.5万亩,以及以菜芯为主的蔬菜产业10万亩次。“辣椒苗由县农业部门统一培育,统一免费配送到各乡镇栽种,并提供肥料。”李井荣说,得力于惠民扶贫政策,为规模化种植辣椒节省了成本。

  在村合作的参与帮助与紫云县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如今,李井荣的辣椒种植从去年的6亩扩大的300亩,按照亩产6000斤,平均单价1.5元算,产值将达到270万元。

  “不一样的观念,塑造不一样的农业”。严召波表示,村里农业发展有着明显变化,地还是同一块地,在李井荣的带动下实现规模化发展,不仅原本撂荒的土地被充分利用,土地效益也明显提高了。

  乡村经济要振兴,说到底,关键在人。“在农村产业革命的推动下,目前,板当镇正在培育一批技术成熟,管理经验丰富,拥有广阔的市场渠道的新型职业农业,往后他们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农村中坚力量。”板当镇党委书记聂雄说。(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