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筑牢“法治护栏” 护航绿水青山
2021-06-23 09:58:31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银平

  原标题:筑牢“法治护栏” 护航绿水青山——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治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中首)筑牢“法治护栏” 护航绿水青山_fororder_法制青山

樱花盛开的红枫湖畔。 石照昌 摄

(中首)筑牢“法治护栏” 护航绿水青山_fororder_法制2

贵阳环城林带。

  蓝天白云,林海起伏;山水灵动,风姿绰约。在贵阳,抬头蓝天常在,远望满目苍翠,低头碧水环绕,四处散发勃勃生机。

  生态,是贵阳市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十三五”时期,贵阳市生态优势日益凸显,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8.9%,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居第10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16平方米,建成“千园之城”。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决策部署,连续9年把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凝心聚力,履职尽责。通过立法引领、监督助推、重大事项决定、代表视察等多种方式,用法治手段呵护绿水青山,全面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中彰显人大担当、人大作为。

  完善法规制度 增强生态文明约束

  眼下,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哨村的老百姓正每日背起竹篓,成群结伴走进中华茶博园,采摘夏季茶叶、养护茶树生长。

  郁郁葱葱的茶树在红枫湖畔整齐排列,青翠欲滴的茶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远处的红枫湖交相辉映,描绘出环湖生态产业的“好彩头”。

  2021年6月18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贵州生态日”专题视察,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及机关全体县级以上干部来到芦荻哨村,实地体验、亲身感受贵阳市第二环城林带带来的生态红利。

  借助宜人的生态环境,中华茶博园以“茶旅一体化”为建设目标,规划面积10000亩,目前已完成5000亩茶叶种植任务,森林覆盖率达75%,建成红茶、白茶、绿茶三条现代智能生产线,后期还计划建设15万方茶博物馆、茶文化小镇和科技示范园。

  “芦荻哨村内的茶博园属贵阳市第二环城林带区域。早在2002年,贵阳市就出台了《贵阳市环城林带建设保护办法》,为依法建设保护贵阳环城林带提供了法律保障。”贵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向春说,目前贵阳市森林面积83.4万亩,林木蓄积达到290万立方米,其中纳入全市环城林带落界面积11.5%。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是贵阳市强力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力之举。

  2012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对生态文明城市条例重新立法,先后组织召开11次立法工作专题会议,历经4次审议,总结成功经验,直面问题不足;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修改补充,每个环节精雕细琢;征求意见、收集民意、反复论证,每次汇总细致推敲。2013年2月4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336名市人大代表全票通过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经贵州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部具有“贵阳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涉及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既有倡导性规定,也有惩罚性措施,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

  《条例》第二十三条,在对“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吐痰等陋习说“不”的同时,明确了具体处罚规定,增强了制度刚性,为有力、有效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和依据;《条例》第三十八条,总结贵阳市环保审判工作经验,根据征求意见过程中收到的相关建议,规定了环境保护司法“禁止令”制度,避免了在诉讼过程中继续造成破坏的情况出现;《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提出“生态审计”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按年度进行,以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和公众评价为主要依据,与考核对象类别、区域功能定位相适应,客观、公正反映考核对象的工作实绩,并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为确保《条例》有力、有序、有效贯彻实施,2013年4月27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切实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决定;同年5月17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又印发了关于监督执行《条例》的实施意见,明确监督形式,构建市县两级人大联合、人大与“一府两院”互动、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合力的工作格局,为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进行先行先试,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依法开展监督 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对贵阳市贯彻执行大气、水、固废、土壤、噪声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阳市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贵阳市环城林带建设保护办法》开展执法检查,对“一河百山千园”建设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工作情况等开展视察,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8月29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推进南明河长治久清的决议》,并连续两年对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020年11月10日,24名在筑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大代表及贵阳市、区(市、县)、乡(镇)人大代表组成的五级人大代表视察组实地查看再生水厂、步行巡视南明河,并参加座谈听汇报,视察了南明河综合治理情况。人大代表们认为,贵阳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不断攻克南明河久治但难以长清的历史顽疾,强力推进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水清岸美景如画、鸟飞鱼跃人欢畅”的自然景观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今年3月至4月,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对贵阳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报告显示,2020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0。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国家和省“水十条”考核排名的16个国、省控断面达标率为100%,水质优良率为93.75%,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中心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6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70分贝,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完成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度降低目标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目标,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并持续改善。

  加强法治建设、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健全完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迈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

  传播生态理念 凝聚磅礴“绿色合力”

  八旬“护水奶奶”雷月琴30年如一日守护南明河,观山湖区三堡村村民陈维清默默造林护林28年,红枫湖畔的村民种茶种菜不打农药、生活污水都进处理池……在贵阳,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城市家园,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凝聚磅礴合力。多年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让市民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

  2018年6月19日,在贵阳市“6·18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暨“保护绿水青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志愿者在行动”活动中,由志愿者组成的9支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巡河、巡城、巡园”活动,对全市的水源保护、市容市貌、公园环境等进行了巡查。同时深入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生态保护和垃圾分类的热情。

  2019年6月18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了青山再生水厂、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实地查看全地下式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和流程,了解贵阳市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化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由184名市级志愿者组成的6支队伍,分别到南明河、麦城河河段,登高云山公园及云岩区、南明区的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了巡河、巡园和垃圾分类“三进”活动,对贵阳市的水源保护、市容市貌、公园环境等进行巡查。

  2020年6月18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对市西河综合治理情况、小碧河与猫洞河交汇处沿线河段的水环境质量以及中央生态公园河段景观提升工作情况、新庄二期污水处理厂南明河截污沟溢流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详细了解南明河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垃圾分类宣传示范活动及“加强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主题摄影展也同步举行。

  2021年6月18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2021年“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代表们乘船视察了红枫湖湖水生态、水环境,听取了红枫湖饮用水源保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情况的汇报;实地视察了智联精品果蔬全产业链项目,听取清镇市农业科技振兴情况汇报;在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哨村,实地查看并听取了二环林带建设情况汇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都是贵阳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

  未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如既往,久久为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贡献更大力量,让“爽爽贵阳”成为一座全“绿色”、有“弹性”、会“呼吸”的城市。(贵州日报 作者 何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