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多彩旅游热 贵州迎客来
2021-09-23 09:28:01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周经韬

  今年中秋假日期间,贵州省累计接待游客1110.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07亿元,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稳步复苏。火热引流的背后是贵州旅游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贵州不断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大旅游产业,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让“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旅游乐园。

  美丽田园催生“乡村游”

  小桥流水,依山而建,走进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一排排古老的房屋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宛然一幅水墨画。“这里空气清新,宜居宜游,非常适合度假养生,让我们来了就不想回去。”来自湖南的游客陈旺德对云舍村大为夸赞。

  美丽的山水风光是云舍吸流引客的底气,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路径更是让云舍在大众化中脱颖而出。云舍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如今,生态优、配套齐的云舍村日均接待游客达1000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贵州乡村旅游质量大幅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逐步实现从“农家乐”简单模式向“休闲度假”体验模式转变,勾勒出村美民富的诗画田园。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多样化体验成为留住游客的重要抓手。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花茂村建设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匠心园一条街、花茂人家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文化传承基地。同时,围绕原有农产品,花茂村开发出诸如花茂麻谷米、彩椒等各类特色旅游商品20余种以及盬子鸡、冷水鱼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回望乡愁”的同时也能“品味乡愁”。

  如今,发展乡村休闲游已经成为花茂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花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3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至114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特色风情点燃“民俗游”

  猜谜语、看傩戏、体验非遗手工技艺……今年中秋假日,贵州各地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浓郁的民俗活动,丰富假日旅游市场供给。

  黔南州秦汉影视城推出穿汉服免门票游园,体验趣味变装跑、中秋灯谜游园会等活动;龙里水乡旅游生态城推出中秋感恩福利活动,以及诗词歌赋会、黔月祈福节、银河落人间、我是小小书法家等活动。此外,在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福泉阳戏”表演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中秋假期期间,黔南州共接待游客219.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76亿元。

  近年来,民俗文化体验游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景区带动旅游流量的风口。这些独具魅力的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各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不断释放出“磁吸力”。

  中秋假日期间,以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吸睛的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丹寨万达小镇分别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和8.54万人次。同时,作为新景区的铜仁市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也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数万游客流连古城,成为省内外游客出游新宠。而这样的“热潮”也让人们更加坚信贵州“民俗游”将在未来旅游发展的道路上释放更大的能量。

  山地风景打开“探险游”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占比92.5%的山地和丘陵,与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起构成了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的理想之地,被视为“山地户外运动天堂”。

  驾着滑翔伞扑向天空,从高处俯瞰云海。在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十里画廊景区,滑翔伞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项前卫的旅游方式,让体验者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十里画廊景区依托当地海拔高度差大、自然生态优美的特点,滑翔伞基地在此打造了以“云海飞行”为特色的滑翔伞飞行体验项目。该项目山顶起飞场海拔约1250米,降落场海拔800米,飞行高度差450米,春秋两季常可见云雾缭绕,乘滑翔伞翱翔天际,宛如仙境。

  而在猴耳天坑极限酷玩公园,“飞上云端”又是不一样的方式。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极限运动为核心的主题景区,“超级网红”大秋千、索道攀岩、洞穴探险等惊险刺激的户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倍受年轻人喜爱。今年中秋假期期间,开阳县共接待游客25.16万人次,总收入达1.2亿元,迎来了旅游小高潮。

  发展体育旅游是贵州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贵州省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涌现出了开阳猴耳天坑超级大秋千、关岭坝陵河蹦极、紫云格凸河攀岩、绥阳双河洞探洞等特色产品,形成了高桥极限、洞穴探险、路跑健身、山地骑行、户外拓展、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低空运动、攀岩、徒步等特色业态,为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提供了新动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