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超过9亿千瓦时,完成年发电计划量58.11%,创历史同期发电新高。这是截至5月24日,洪家渡发电厂今年以来的亮眼数据。
2020年底,随着织金30万千瓦、黔西15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接入洪家渡水电站220千伏母线,原装机60万千瓦的洪家渡水电站成为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发电厂。
“十四五”期间,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江公司)将抢抓优质风光电和抽水蓄能资源,加快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助力贵州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威宁自治县黑土河光伏电站,让石漠化区域的“荒山”有了用武之地,昔日荒山变金山。
滚滚乌江东流去,一路阳光伴险峰。
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能源发展对于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如虎添翼,生机盎然;举翼齐飞,熠熠生辉。截至目前,该公司水电装机869.5万千瓦,火电装机450万千瓦,光伏装机74.5万千瓦。
据悉,乌江公司今年获得174万千瓦建设指标,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力争并网1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百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乌江公司“水风光”互补,给“黄金水道”再一次注入“含金量”。
洪家渡电站:“龙头”高昂气势足
迈入“百万千瓦级”,作为贵州省目前最大单体水光互补联合发电站,洪家渡电站开创了乌江流域水光互补开发利用先河,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先行一步,开启了乌江公司“十四五”打造乌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新篇章。
2000年11月8日,随着洪家渡电站的开工,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标志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20多年来,洪家渡电站作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在高峡平湖之间,不仅为“西电东送”提供了清洁环保的优质电能,同时还为贵州电网承担着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对改善电网运行条件,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洪家渡电站“龙头”高昂气势足。目前,两个光伏项目与洪家渡水电站运行方式互补性极好,项目投产后水电站现有送出通道利用率由26.83%可提高至35.4%,通过水电调节,平滑光伏项目出力曲线,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更为了不起的是,洪家渡电厂作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首家“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试点示范单位,2019年底改造投用的国内首套自主可控的“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可编程控制器自主可控率达95.3%,综合自主可控率达95.47%,28项性能指标经测试均优于行业标准。
乌江公司副总经理段伟介绍,2020年10月28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自主可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项目技术鉴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洪家渡发电厂“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项目创新了水电站自主可控监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乌江新机遇:“清洁”奔腾再出发
乌江公司是贵州省最大的发电企业,发电装机容量139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67.7%,是贵州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大的重要能源企业。
自2000国家启动“西电东送”战略至2013年底,乌江公司先后完成了乌江干流7级和清水河支流2级电站建设,比国家批复规划提前12年完成乌江梯级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0年12月11日,在2020年央企助力贵州发展大会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明确共同加快推进乌江和北盘江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
“目前乌江流域扩机和乌江流域水风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段伟说,按照规划,乌江流域贵州段在原有水电装机的基础上,拟扩机600多万千瓦,水风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基地规划配置1300多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十四五”期间根据项目经济指标情况可新增风光电项目800多万千瓦。
段伟介绍,在今年贵州省能源局分别下发的两批光伏发电项目前期计划中,乌江公司获得了174万千瓦项目计划。
“4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出台,给乌江流域抽水蓄能建设带来重大机遇。”段伟表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任务要求,乌江公司将抢抓优质风光电和抽蓄资源,加快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和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贵州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朝义 通讯员 刘坤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