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久久为功护生态  坚定不移守绿色
2021-07-11 16:57: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周经韬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记者 杨云):几只水鸟在湖边生态林里悠闲觅食,相隔数米远,巡护生态涵养林的村民正在为树木做防风固定,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和谐图景每天都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红枫湖畔呈现。

  站在湖边,只见生态涵养林间,蔬菜大棚,湿地水鸟,各有动静。极目远眺,湖面波光粼粼,鸟自来去,鱼翔浅底,人鸟林湖,和谐共享,远山如黛,空气清新。

  近十年来,清镇市为保护红枫湖生态,已通过系列措施,引导湖区周边重化工企业搬迁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了事关大气、水体、绿地的三个环保行动计划。此外,该市还引入第三方环保监督、探索推进沿湖村寨垃圾分类处理、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取缔及关停部分“农家乐”、二级保护区畜禽养殖搬迁、拆除违建别墅等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007年11月,中国首家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法庭——清镇市环境保护法庭(现清镇市生态法庭)成立,拉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体系探索序幕。14年来,该法庭依法严惩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行为,将损害生态环境的罚款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丹青万山画,风情一江流。”乌江在贵州沿河自治县流域内自然形成89千米长的山水画廊,“乌江画廊”青山绿水养眼,清新空气养人。沿河自治县在乌江干流及26条支流实行“河长制”全面治理,强化乌江流域长效化常态化巡查巡视。在沿河乌江离黔入渝“最后一公里”依旧“天蓝、地绿、山青、水净。”

  乌江,是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紧密联系的生态廊道。发源于贵州威宁,流经黔北、黔东、渝东南,全长1037千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乌江源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干沟组石缸洞,耸立源头的7块石碑铭记乌蒙山深处的乌江源的发现之旅和源头的生态治理过程。

  按照“上游不治下游难保”的原则,从1998年起开始治理,盐仓镇营洞村完成坡改梯1500亩,水毁恢复保护面积300亩。通过治理,使乌江源头的水土流失初步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乌江治理工作,发出“铁腕治污不欠新账”和“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音。2015年8月,贵州批准实施《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14年-2020年》,规划共计项目347个,包括工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区域水环境整治、环境能力建设等7大类项目。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守牢“绿色门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传统产业兴起“绿色改造旋风”,全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2.9%,“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3%、降幅居全国前列,绿色经济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

  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森林覆盖率十年提高20个百分点,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0项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全过程、各方面,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

  护山养山治山吃山,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7万亩,农业增加值创近5年来最快增速,一大批以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等为代表的黔货“泉涌”出山。

  贵州厚植绿色,建立了“一节一日一天一季”植树护林机制(即每年植树节、贵州生态日、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义务植树季),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生态建设提质扩面。除此之外,贵州连续7年组织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带头上山种树,为全国首创。

  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设立贵州生态日,选聘生态护林员开展护林等工作。目前,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1.51%,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居全国第一。

  如今的贵州,无论是在乌蒙山区、月亮山区、麻山地区,还是乌江两岸、清水江畔、赤水河边,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思维已成为人人熟悉的常识,“生态文明建设我参与”已经成为民心所向。

  贵州以绿色为“最亮底色”,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贵州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