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优成势 “群”力升级——贵州聚焦产业集群舞好工业“龙头”
开发区内高纯硫酸锰市场份额全国占比达80%;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市场份额全国占比达15%;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达25%,年产销量、出口量全球行业排名第一……作为贵州省电镀集聚优先培育区,铜仁大龙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做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精准发力,推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相关产业延链、强链,集群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园”动力释放强劲。
“园区内贵州乌江水电大龙分公司发电产生的蒸汽是我们生产电池原材料中锰加工所需的必备能源。我们生产电池用的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产品又与园区内的中伟新材料形成长期供应关系。”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光荣表示,公司落地于此,也正是看中了大龙开发区的锰矿资源和产业链配套优势。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贵州正以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抓手,聚焦聚集一批具有较高集聚性、先进性和较强协同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工业产业不断“集”优成势,“群”力升级。
首位龙头牵引 一马当先
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铜仁高新区智能终端龙头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营业额突破11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黄向宇告诉记者,倍易通近期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将逐步导入智能物联、5G手机、智能音箱等生产项目,完善延伸产业链。
铜仁高新区瞄准打造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大力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积极促成倍易通与华为机器视觉项目深度合作、贵州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成投产、贵州仁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穿戴项目建成投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园区崛起。
黔南高新区助推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首位产业快速发展,并通过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孵化园,为精细化工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人才支撑和环保服务,不断吸引特色医药中间体、高端染料、高效低毒农药等项目入园,促进产业集聚。目前,孵化园已签约15个项目,9家企业入驻,共计投资超22亿元,已有1000吨永固紫颜料项目及20000吨活性炭项目顺利投产。
以开发区为载体,深入开展首位产业培育提升行动,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定位,贵州各地正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引领效应的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和项目,形成集聚发展格局。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413.3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80%左右。
纵向深度融合 握指成拳
贵州万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彤告诉记者,为了打造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示范基地,10月底,公司与浙江两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相关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万仁汽车生产的新能源商用车已在全国多地挂牌上路行驶。
大力支持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今年4月,万山区明确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位产业,集中力量推进产业上下游集群发展,鼓励支持万仁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联营”,促进整体技术进步,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全力培育和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从单一的吉他生产发展到销售、物流、培训、箱包等配套产业集群,如今,遵义正安经济开发区的吉他产业园配套企业已有89家,基本形成闭合产业链,产量从也最初年产20万把发展到年产600余万把。
安顺市高新区新型建材产业园以政府搭桥的形式,向园区内多家企业引荐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企业,通过培育、培训,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园区产业链更加完善。
“要素配置的优化就是要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方向,要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协同发展上取得突破。”贵州经济智库核心专家陈政说。
握指成拳力量足,一系列基于发展要素的配搭优化,正在贵州各大工业园区同步进行,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横向产业协同 集群共进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不只依靠单个企业、单个产业,需要跳出单个城市的思维,推动协同发展。
近年来,贵州依托各地资源优势,推动各地形成了一批新型建材特色产业集群——安顺市、铜仁市建成了石材产业工业园区;贵阳市、黔南州建成了综合利用磷渣、磷石膏等工业固废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六盘水市、毕节市建成了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这样的产业布局,使贵州在地域之间构建起更深层次集群共进的生态圈,推动产业集群迸发巨大活力,贵州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实现了从2010年193亿元到2020年1595亿元的增长,如今正瞄准2025年实现2350亿元的目标阔步前行。一组“三级跳”数据,呈现出蹄疾步稳的产业发展态势。
贵阳(贵安)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以数据服务、数据库、工业互联网、“数智+”应用服务、区块链、软件服务外包等6大重点领域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项目,围绕构建机制体制创新环境、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空间、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个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成长性是该区域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协同效应的重要保障,也更有利于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产生良性循环。”陈政表示,贵州需进一步建立起区域协同、错位发展的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流动,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高效的产业集聚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培育更多百亿级、千亿级大企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方亚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