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贵阳贵安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4711.04亿元,年均增长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提高到426.68亿元。
吉利汽车及发动机、恒力产业园、比亚迪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宁德时代、奇瑞汽车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开工建设……贵阳贵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1.4%、53%、47%。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攻坚行动纵深推进,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贵阳贵安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10条,连续5年被评为“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全省第一。市场主体突破90万户,上市企业49家,实现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一笔笔书写在筑城大地上。
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五年来,贵阳统筹“内”“外”两个战场,探索形成一套脱贫攻坚“贵阳战法”,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清零”,4.9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2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过上新生活,助推全省13个贫困县51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贵阳贵安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4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提高到75%,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8%。林下经济利用面积122.5万亩、产值107.6亿元。
建成“四好农村路”2300公里,683个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0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供电可靠率均超过99%,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向30户以上自然村寨延伸,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建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寨241个。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多彩画卷正次第铺展。
创新动能强劲有力
“云”出贵山之阳,“数”聚黔中大地。
过去五年,华为云全球总部落户;华为公司全球培训中心开业;苹果云服务基地建成投运;贵阳贵安成为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贵阳贵安大数据企业突破500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38.7%,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3%,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0%,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成为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实施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134个,规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52。获批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为承载全国大数据领域试点示范最多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234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28件。
“数化万物、智在融合”正在贵阳贵安各行业成为生动实践,大数据成为最靓丽的名片。
生态优势持续彰显
在贵阳,抬头蓝天常在,远望满目苍翠,低头碧水环绕,四处散发勃勃生机。
逐梦绿水青山,五年来,贵阳贵安全力筑牢生态屏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修复,阿哈湖城市“绿核”功能凸显,建成各类公园1025个,颗颗“绿色明珠”串成“千园之城”;
完成营造林174万亩、山体治理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8.9%,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27.6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超98.5%;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南明河复现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
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270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贵阳贵安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绿色转型。五年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贵阳高新区、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磷石膏利用处置实现产消平衡,装配式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比例超过20%。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民生工作有温度,百姓幸福有着落。过去五年,贵阳贵安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累计新增就业94.2万人,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7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台阶,达到2056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至2.13;
推进机关单位公共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3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常住人口数38%以上;
百校攻坚全面完成,新增学位14.3万个,新建、改扩建学校163个,基本消除中小学大班额;
百院攻坚成效明显,累计新建、改扩建公立医院(卫生院)2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90%,每千人床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