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遵义: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07 19:17: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卢佳静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聚焦过去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重点难点,突出“关键少数”,着眼长效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作用,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黔北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党员带头“带”出文明范

  湄潭县纪委监委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有关规定,为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划红线、吹廉风。

  正安县在全县无职党员中积极开展“五比六不乱”活动,让全县农村无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履职责,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新蒲新区新蒲街道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党员担任移风易俗宣传员,引导干部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播州区鸭溪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凝聚乡贤队伍、志愿者、群众等力量,大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民风建设,不断促进乡风文明。

  在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和引导下,“厚养薄葬、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等文明新风正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截至目前,遵义市有400余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保乡镇、8900名乡镇干部包村包组、12000余名村干部包组包户,实现群众包保全覆盖,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有章可依、依章而行。

  村民自治“治”出好乡风

  今年以来,遵义市各地坚持制度创新,成立红白理事会,为婚丧嫁娶提供惠民服务,制定村规民约,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行为形成约束,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湄潭县建立150余个镇村(居)红白理事会,理事会由村内德高望重的乡贤、退休党员干部、寨长、婚庆司仪、酒席总管、“过礼师”等人员构成,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梳理形成《红白理事会章程》,推动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

  红花岗区依托“红白理事会”村民自治载体,经民主程序制定红白事操办流程及标准,由村党组织书记任秘书长,村内各类人才任理事,协助操办村内红白喜事,监督乡风文明落实。

  余庆县把“红白喜事、文明健康、厉行节约、四菜一汤”纳入村规民约,订立节俭操办婚丧嫁娶等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理性操办“红白事”,推动移风易俗工作。

  正安县20个乡镇(街道)、154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镇、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提倡红白喜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目前,遵义市250余个乡镇(街道)、2000余个村(社区)均已成立两级红白理事会,实现操办红白事全程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场所办事。

  创新方式“讲”出新气象

  遵义市各地着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场场活动,一次次宣讲,一次次服务,让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

  赤水市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茶馆文化,整合志愿者资源,从老党员、乡贤人士等社会力量中择优选拔组成新时代“茶馆嗑子匠”,在“赶集日”“传统节日”等节点,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讲赤水好故事,吹文明新风。

  桐梓县成立“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队,进城镇、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童谣作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道真自治县创新打造“苗老头”文明乡风系列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宣讲法律法规,常态化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绥阳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滥办酒席”曝光台栏目,通过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官方号,以新媒体短视频形式,集中公开曝光各类“滥办酒席”邀请短信,用舆论监督的方式说出百姓心声,得到群众高频转发、拍手称快。

  湄潭县建立“红”“黑”名单动态管理制度,不遵守规定的,将被纳入村居级“黑名单”;做出表率的,纳入“红名单”进行通报表扬。

  正安县探索推广“积分制”和“清单制”,对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引导群众“家家做好事、户户争先进”。

  遵义市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创新宣讲形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让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当前,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黔北乡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遵义市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