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第三届贵阳工业博览会丨顺应时势 全力以赴 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日新月异
2023-05-26 18:54: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周娴):今年以来,贵州省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加“数”发展。贵州通过加大扶植相关龙头企业,切实做好保障工作,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优质新能源企业落户贵州,带动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纵观2022年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之发展,可谓硕果累累:优化“一核两区”规划布局得到有效落实,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瓮安—福泉”核心承载区和铜仁、“黔西南—六盘水”两大重点承载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一核两区”布局范围内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全省的95%以上;落地项目数达到全省的74%;计划总投资达到全省的91%,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数实融合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作为贵州新能源领域之龙头企业,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字化转型破解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等“三高”难题,不断推动开阳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促进贵阳贵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安达科技集货位管理、货物储存、拣选作业及自动控制为一体的智能立体仓库内,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货号输入电脑,便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的功能,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降低了运行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通过数字化改造,安达科技在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上推陈出新,企业实现了从传统磷化工到新能源材料级电池的转型跨越发展。2021年,安达科技成为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专业委员会唯一主任单位,并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3年3月下旬,企业成为贵州省首家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功实现贵州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零”的突破。

  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连续15个月位居全国第一等的成绩,充分彰显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韧劲和活力。数融万物,未来已来,贵州瞄准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以创新数据要素高效配置和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了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升级。

  引进龙头企业 带领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4月1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型电池产业项目、PACK厂生产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近年来,凭借研发实力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凭借20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作为合作中的一部分,贵安弗迪项目年产10GWh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创造税收2.5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未来,随着贵安弗迪项目的建成,其将与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一同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基地,开创贵阳弗迪+贵安弗迪刀片电池生产“两翼齐飞”的局面。

  龙头企业的引入,不仅推动了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更是突破了电池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在特定领域形成了专有优势,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逐步形成以整车为核心,以配套为支撑,以应用为保障,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当下,黔贵大地,一片繁忙景象。包括安达科技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贵州容百锂电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等57个续建项目以及中伟股份年产6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贵州磷化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等65个产业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和建设中;围绕湖南裕能、德方纳米、融通高科等龙头企业重点招商工作亦有条不紊展开;宁德时代、安达科技等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提速;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贵州裕能、贵阳弗迪等重点企业全力以赴,达产增效…这一系列的动作,标志着贵州省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已然强势抢跑,走在了全国前列。

  展望未来,贵州省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后发优势,加快形成竞争优势,努力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先机”,在全球产业链扩张中“抢风口”,迅速提升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能规模和创新能力,加快将贵州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步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