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2023-11-10 10:28:40来源:天眼新闻编辑:周娴责编:魏寒冰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北盘江畔,边远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归贵坪村。

  学生王秀钱,在2022年的高考中,以65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王秀钱陆续接到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助和奖励。

  然而,王秀钱却作了一个决定——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得到的资金除留足自己的基本生活费用以外,王秀钱将剩余的33.7万元捐给了母校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和六盘水市第十九中学,用于帮助学弟学妹们。

  因为教育,王秀钱走出了大山,走上了更高的舞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万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水城区委书记陈石看来,城市的发展核心在于教育,只有教育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为建设“中国凉都·康养水城”提供人才支撑。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一曲“赶超歌”,唱响教育强区新乐章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现有学校难以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此外,由于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反差”,“有的学校挤破头、有的学校无人上”,为读“好学校”,水城区不少家长都选择让孩子“走出去”。

  现实逼着水城区下定决心,要下大力气办教育,但同时困难也摆在眼前。2020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准水城县(现“水城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然而,在2021年时,水城区财政总收入仅25.18亿元。

  “宁可过紧日子,也要千方百计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将城区已出让和已划拨的‘黄金地块’来办教育,举全区之力从人口大区向教育大区、教育强区转变。”在2021年水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水城区向社会庄严承诺。

  2021年,投入16.6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增加学位2385个;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2022年,投入16.7亿元,完成金竹林中学等21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4000余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102个;新增区五小等4所学校集中供暖;

  2023年,投入14.57亿元(全年预计投入17亿元);建成投用顺场法德小学,推动金竹林小学、杨梅小学、金竹林中学二期等项目落地建设;

  三年来,水城区共投入资金42.99亿元,启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所,已完工46所,新增学位4580个,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6290个,其它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水城区制定了《六盘水市水城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方案(2020-2025)》,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坚持教育政策优先,科学调整教育布局,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学历等方面,出台了《六盘水市水城区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方案(2021一2030年)》等规划和“六大攻坚行动”等一批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政策,加快推进水城教育现代化进程。

  坚持教育产出优先,水城区内高中共输送大学专科以上人才1.8万余人,其中一本1695人、二本8740人;区职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与4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累计输送了3345名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教育品牌优先,在2021年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的基础上,今年8月,水城区又成功创建“贵州省劳动教育示范区”;各类特色学校创建也很给力,老鹰山中学劳动教育案例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区四小、区七小、猴场中学、南部园区中学获评“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

  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水城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7.55%,全市排名第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22%,全市排名第一;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62%,全市排名第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13%全市排名第二,“入园难”“上学难”“大班额”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个“大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城区上下深知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始建于2014年的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当时该校发展也颇为“复杂”:教师队伍“一盘散沙”,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生源渠道狭窄。

  就这年,水城区抽调强将,任命周化海为校长掌舵该校,他坚持抓教学质量和构建学校核心文化并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全方位发展。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知行合一,臻于至善”校训,“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管理立校”战略,“四横三纵”扁平化管理模式,“责任教育”思想,“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这些治校体系和教育理念都是周化海在推进二十三中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

  几年时间,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从“零”起步,蝶变成当地“名校”,本科输送率从2017年第一届高考的26.61%,增长到2021年的85.03%,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输送3500余名优秀学生。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就在今年,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成功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助力水城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零”的突破,又翻开了教育的新一页。

  在水城区教育局局长李德福看来,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人生”,关键是“软件”,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更体现在教育改革的缜密布局中。

  水城区抓住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通过外引活水、内拔才俊、注重梯次管理人才培养等“一揽子”计划,推进3个中心城区小学“一校制”共同体、6个城乡片区初中集团化办学,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阿戛镇亮岩小学彭召云老师主持的《为了教好每一堂课:山区乡镇联组教研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成果编号:952026)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六盘水市教育史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水城区累计开展各级各类120余项,培训37800余人次(国培410人次、省培49人次,市培1000余人次、区培35349余人次)。区级全员培训3800人次,乡镇(学校)校本全员培训11000人次。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目标,水城区还将包括农村小学校长在内的所有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权限下放到学校,激发基层学校办学活力。

  在此基础上,水城区大规模开展联片教研,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同时成立覆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的名师工作室,激发教育优先发展动力。

  政策“加持”,从城区到乡村,水城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取得的实效。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继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之后,六盘水市第七中学、第八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已顺利通过省级第一次评估,预计2024年上半年接受第二次评估。

  水城区第七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三类示范幼儿园,实现了水城区省级示范幼儿园“零”的突破;区二幼、区四幼创建工作已接受第二次评估。

  可喜的是,2023至2024学年度,水城区又安排了557名教师交流轮岗,其中城乡互派交流各102名,乡(镇、街道)间和直属学校间平行交流4名,集团化办学下派管理团队人员13名,乡(镇、街道)内部学校间交流438名。

  通过选派城区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团队到农村学校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学校教研教改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平行交流和乡(镇、街道)内部学校间交流,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科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一笔“账单”,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大学新生每人解决3000元,低保边缘家庭困难大学新生每人解决4000元临时救助;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家庭困难大学新生每人解决5000元临时救助。

  前不久,为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水城区聚焦困难大学生家庭救助发力,实施一次性临时救助政策,共救助611人,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03.3万元。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在水城区,城乡低保户等家庭孩子,读书期间,在国家支持下,不仅学费得到了减免,还获得了相应的生活补贴,可以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

  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大山里的孩子也能顺利上大学,许多人家纷纷把在外打工的孩子“撵”回校园,希望通过教育赢得机会,燃起希望。

  在水城区,从上到下,都有一笔清清楚楚的“账单”。

  于决策层而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必须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于群众来说:考上大学,只要孩子读书有出息,就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乡村振兴,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来抓,做到既富口袋,更富脑袋,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水城区持续聚焦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除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享受从小学到大学、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资助外,水城区还在基础教育各项工作上“加餐”。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加强教育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完善学生资助,开展“控辍保学”,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助力教育发展,使水城教育逐步走上了振兴之路。

  推进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每个乡镇建设1个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以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为龙头,区优质园引领乡镇,乡镇中心园带动乡村幼儿园发展。

  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构建可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体系,有序推进个性化学程、“走班制”教学、生涯规划辅导;探索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衔接,形成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与省内外优质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推进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打通中职到高职、本科的升学通道,实施“3+3”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探索“2+2”“3+1”高职(专科)直通本科专班培养办学模式。

六盘水水城区: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聂康 摄

  教育,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这个“寒门”,不仅仅单指农村,更包括了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水城区还落实《六盘水市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脱困帮扶教育资助实施细则》,对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就读初中等学生给予资助。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水城区将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