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从频上热搜的“村超”“村BA”到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的“路边音乐会”,再到“以为夏天就爽够了,没想到冬季更哇塞”的滑雪……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出现了立体多彩惊艳的“贵州现象”,贵州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最快和最受关注的省份之一。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省政协委员对此表示,贵州的文旅资源独树一帜,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流量”变“留量”,贵州文旅火爆出圈
没有围墙、没有演出费、没有专业灯光、没有商业参与、不收门票、不设界限……
2023年7月以来,免费的路边音乐会率先在贵阳市云岩区“城市地标”文昌阁火了起来。每逢周末节假日,由资深音乐爱好者组织、群众自发上演的路边音乐会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为“爽爽贵阳”又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城市地标+音乐”的唯美组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通过在网红街巷、文化地标、商业综合体举办小型路演活动,过路群众、乐迷粉丝,尤其是各地游客,一起在路边音乐会上欢唱,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脑海里刻下深深的贵阳印象、贵州印记。
另一个组合,同样让人惊喜。
近年来,贵州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陆续开辟出玉舍国家森林滑雪场、高坡云顶滑雪场等滑雪场,各地游客在这里体验山地漂移的精彩,感受贵州雪场的速度与浪漫。
“雪场+运动”的冰雪组合,让贵州低纬度高原滑雪“出圈”,亦成为贵州户外旅行的另一选项。
但要说最能让人感受到贵州激情的当数“村超”。
1月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球场,村超正式开启2024年新赛季。本届赛事实现了扩军,参赛球队从2023年的20支增加至62支。众多新球队摩拳擦掌,在1月6日至2月24日举行的预选赛中争夺20强名额,向3月至5月进行的决赛阶段总冠军发起冲击。
2023年,由榕江当地村民以村为单位组建的20支球队,用98场比赛,踢出了火爆全网、火出国门的现象级赛事。
足球运动与民族文化的激情组合,让村超系列赛事吸引全网超580亿次浏览量。系列赛事举办期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
贵州流量变成旅游“留量”和经济“增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新引擎。
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调结构、育产业、增动力,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谈旅游,越来越多人看向贵州,去旅游,越来越多人来到贵州。
目前,贵州已将旅游产业化上升为全省发展主战略的重要内容,旅游业“标靶”,瞄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省文旅厅:多措并举加强贵州文旅宣传
旅游,为什么选择贵州?贵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动能在哪里?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揭晓一份成绩单。
2023年以来,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三大要素”,深入推进“四大行动”,启动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强省。“村BA”“村超”、贵阳路边音乐会等现象级文旅活动火爆出圈,旅游复苏呈现领跑态势,“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大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
根据《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初步测算,2023年1—至12月份,全省累计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2%和41.2%,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可比口径的113.8%和119.6%。
针对全国掀起的文旅热,省文旅厅不断推进贵州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发挥贵州优质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市场分析,持续宣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形象,多措并举开展客源营销。
2023年6月20日,侗族大歌唱响“村BA”赛场。邰光政 摄
同时,统筹梳理特色优势资源,聚焦贵州旅游不同季节的特色优势,以9+2+2特异性资源为基础,主推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赤水丹霞等世界级旅游资源。
省文旅厅强化线下宣传推介,按照贵州旅游产品季节属性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周边省市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贵州文旅推介活动,统筹组织各市州结合辖区特色文旅资源精准开展文旅宣传攻势,以形象宣传、气候优势宣传为主线,以文旅线路产品和玩法为核心,大力推广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持续保持贵州旅游的强大优势。
此外,深耕文化和旅游宣传渠道合作,依托传统主流媒体平台开展“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与新媒体、OTA平台合作打出“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组合拳,紧抓客源组织和OTA平台引流。
贵阳阿哈湖湿地公园中树木掩映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加强了支线串飞、赏花、避暑、康养、滑雪等特色优势旅游创新产品的宣传推广。围绕政策支持力度、场站服务、落地接待、景区服务保障等开展“机景联动·飞阅贵州”“避暑度假到贵州”系列主题活动,根据市场反馈实际优化调整线路产品向游客推介。
省政协委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
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贵州的文旅资源独树一帜,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造就了这片热土。随着‘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在全国掀起的热潮,不难看到贵州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决心与实力。”
在省政协委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看来,贵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每一个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而这些差异性造就了贵州与众不同的资源优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对全省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度调查规划,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空间、自然生态人文空间进行深度融合,激发二者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建设一批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群众受益的当地群众满意和游客认可的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在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谋求新的突破,从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龙佑铭表示,要充分认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统筹各方力量,鼓励非遗及旅游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尽快出台扶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融合发展合力,带动行业形成整体合力迈向更高台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高琴 王颖 实习生 甘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