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2024-06-14 09:32:00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罗淼责编:魏寒冰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李钰)“阿姨,这个酸萝卜怎么卖呀?”“先不急,你先尝一尝,好吃得很!”在贵阳鲤鱼街经营酸萝卜摊的黄奶奶正操着“贵普”向游客介绍自己家的酸萝卜。“以前都是做本地熟客和学生的生意,这两年多了好多游客!”黄奶奶十分感慨。

  作为见证贵阳城市发展的老街巷之一,鲤鱼街菜市场一直是居住在环北吉新小区、威清路附近的“老贵阳”们每天必去买菜的地方。然而居住在这里的“老贵阳”们慢慢发现,原本作为熟人社会的传统社区,近年来“闯”入了许多操着普通话的外地游客,而且以年轻人居多。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鲤鱼街 王晓/摄

  原本很难引起年轻人关注的菜市场,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不少来贵阳游玩的年轻游客纷纷把“逛市场”列入自己citywalk的重要一站,更有甚者制定了周密的贵阳“菜市场”打卡攻略,来一次地地道道的“菜市场旅行”。

  年轻人爱逛菜场,是对乡愁的另类表达

  年轻人爱逛菜市场不仅让摊主们深有体会,也切实反映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中。小红书平台上,有关“逛市场”的帖子就高达116万篇;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成员达到了16.1万人,其中热帖前五中有2篇内容关于贵阳菜市场。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热门榜单贵州上榜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黔灵巷、民生路、鲤鱼街、油榨街等地的菜市场便挤满了来贵阳旅游的“特种兵”们,他们穿梭于卖菜、卖肉等小摊贩前,真切地感受贵阳早市的快乐和烟火气,而民生路卤味、炸土豆片,鲤鱼街酸萝卜,油榨街“贵州沙拉”也成为菜市场爱好者们的心头好,也因此把这些一直默默无闻却又必不可少的菜市场带入了互联网大潮中,彻底火了一把。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黔灵巷菜市场 王晓/摄

  曾经只属于成年人或中老年人的菜市场,如今为何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答案不仅是当地特色美食,菜市场作为由人、空间、美食、气味、方言共同组成、最具本地生活气息的独有场域,勾起了“95后”“00后”们的乡愁,想起了儿时的欢乐时光。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黔灵巷菜市场 王晓/摄

  有人说:“上一秒逃离北上广,下一秒爱上菜市场”,年轻人逛菜市场,在这里购买本地食材,听到只属于当地的口音和方言,感受到这里独具特色的烟火气,这一切都是治愈许多人“城市病”的良药。尤其是立夏之后,贵阳进入旅游旺季,与其去网红打卡点人挤人,不如深入本地人生活场所,体验别样的贵阳风味,亦是一种快乐。

  在贵阳逛菜市场,好吃之余更好玩

  如今,年轻人逛菜市场并不像其父母辈那样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和目标感,而是融合当下很多时代特征,例如他们会把菜市场列入城市citywalk行程单中,作为打卡拍照和体验点来逛。同时,一些传统的菜市场也通过商业地产和活动火爆“出圈”,成为当地“文旅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花溪十字街中心的农贸市场就是其中之一。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花溪十字街农贸市场 图源:花溪文旅

  花溪十字街农贸中心位于花溪区核心地段,始建于1996年,多年来成为周边小区居民买菜的重要场所,许多老字号餐馆遍布四周,一直以来都生意红火,往来客人不断。但是,菜市场投入使用已20多年,内部设施存在年龄老化、陈旧、卫生环境等问题。2022年,随着全新的花溪十字街开街,菜市场也以全新面貌示人,大家热爱的花溪辣椒、卤味、豆制品、辣子鸡等本地特色美食都已入驻市场,并以纯粹、原始、鲜活的状态展现花溪本地人的生活样貌。

  “每逢周末都会和朋友同学过来逛逛,这里离我们学校蛮近的,买菜、吃卤味都很方便,价格也比市区便宜一些。而且这里离花溪十字街很近,不仅好吃也好玩,周末可以在这边过一天。”在贵州大学读研究生的蔡同学表示。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花溪十字街农贸市场 图源:花溪文旅

  不是超市逛不起,而是菜市场更有性价比。如今,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徙速度不断加剧,城镇人口的暴增也让曾经的“农村青年”“小镇青年”失去了在空间上及精神上与家乡的连接。同时,经济环境及消费主体的变化也让部分年轻人产生了“既要精致,又要划算”的消费观,到菜市场尽情“玩耍”,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识。

  一饭一蔬才是生活原本的味道

  每个人爱逛菜市场的理由不同,乡愁、好吃、社交、出片、治愈……但说到底,还是受食材和美食的召唤。资深老饕们都知道,一座城市最好吃的店,往往都隐藏在菜市场附近,食材新鲜、锅气十足、价格亲民,一秒就能征服“特种兵”们,能给城市“上大分”。

  “今天和朋友逛了油榨街这边的菜市场,吃了很出名的‘贵州沙拉’,也吃了酸萝卜和卤味,一路都在跟朋友说好像我很久都没有像今天那样食欲满满,也很久没有这样好好吃饭了。有时真的觉得这样普普通通的一饭一菜才是生活本味。”来自珠海的游客冰冰(化名)告诉记者。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贵阳油榨街“贵州沙拉”摊位 图源:爽爽贵阳 甲秀南明

  互联网时代,在“95后”“00后”成为主流叙事中,往往充满着优绩主义和效益主义,强调高效、强大、时尚、酷炫、迅速和便利,带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对现实的恍惚感。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随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年轻人失去了父母辈围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模式,下厨做菜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

  而有着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历史的菜市场则代表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生活方式,质朴、简单、实在,直接指向味蕾及人对吃最原始的需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对食物的情结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大型连锁超市充斥着现代生活,菜市场这种“前现代”又“非常规”的场所反而让年轻人觉得新鲜,获得了久违的松弛感。

“特种兵”爱上贵阳菜市场 在人间烟火里找寻生活本味

黔灵巷菜市场 王晓/摄

  因此,年轻人爱上逛菜市场也就变得合情且合理。当高端消费浪潮退去,把目光重新投向菜市场,无疑是经过生活洗练后的结果,也不失为一种消费观的“成长”及精神上的“成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